所在位置: 首页 > 改革实践

江西省赣州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五类模式

时间:2023-06-16 15:11:19来源:农村财务会计-中国农村网作者:谭先鹂 刘文中 点击: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坚持改革发展和规范管理“两手抓”,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全市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均超过10万元,实现经营性总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115.35%。按村集体收入来源或收入性质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5类模式。

  一、政策红利型

  1. 发展光伏电站。利用光伏扶贫优惠政策,整合各项政策资金建设村级光伏电站,通过光伏收入村集体和贫困群众共同享受,实现“双脱贫”。上犹县营前镇蛛岭村充分利用国家部委挂点帮扶的优势,争取到社科院帮扶25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230万余元,新建7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每年可实现光伏发电收入260万元左右,267户农户通过“进社入股”的方式,每年可获得2500元的分红收入。

  2. 规范农饮工程运营管理。通过组建农村供水管理理事会等方式,落实水费收缴、管网维护等职能,既确保供水安全,又增加村集体收入。上犹县平富乡庄前村争取专项资金23万元,建成巷子坑自来水工程,并成立了安全饮水民情理事会,按照政策收取水费,剔除人力、维修等成本,村集体年增收2.2万元。

  3. 开发预留地。通过自建开发或引进企业合作开发村组预留地,以收取租金、土地入股分红、参与经营分红等形式获取村集体收入。经开区金星村在村组预留地开发中,根据不同地块和项目探索出“自建+租赁”“建设+经营”“代建+租金抵扣工程款”等模式,实现经营性收入769万元。

  4. 实施土地增减挂、旱改水工程。组织对闲置房、危旧房等拆除后的农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复耕,利用土地增减挂、旱改水政策获取补偿效益。南康区横寨乡草丘村对集中连片的破棚烂厕和空心房,实施土地增减挂、旱改水项目72亩,实现村集体收入218万元。

  5. 高标准农田建设。兴国县兴江乡杉村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210万元,将零散分布、低产低效的297亩农田建设为高标准农田,引入经营主体发展大棚蔬菜,每年获土地入股分红5.25万元。

  6. 公益林、天保林补助政策。依托村集体所有的公益林、天保林获得政策补助,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崇义县思顺乡齐云山村获得公益林补助收入136.7万元。

  二、出租出让型

  1. 承包经营。瑞金市叶坪镇大胜村整合产业帮扶资金、奖补资金、项目资金340万元,建设脐橙产业园450亩,发包给第三方经营,村集体每年获分红17万元。

  2. 唤醒“沉睡”资源资产。通过盘活闲置的村集体自留山等自然资源、闲置旧校舍等固定资产,采取公开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获取集体收入。安远县欣山镇修田村对各种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清查,将村集体未承包到户的15400亩林地出租给九龙山公园,每年获得发包收入79万元;盘活闲置的村小旧校舍500平方米,对外公开招租,出租给民办幼儿园,每年获得资产租赁收入5万元。

  3. 资产改造再升值。通过对经营性资产进行升级改造、整合资金再开发、扩大经营规模,增加村集体收入。瑞金市叶坪镇山岐村将原已出租经营、每年租金只有2万元的水电站收回,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进行扩能改造,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管理,收益达23.44万元。

  4. 低价资源再估值。通过清查低价资源,依法依规重新签订协议,提高村集体资源租金和经营利润,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增加村集体收入。寻乌县菖蒲乡虎石村通过“查山林执照、查出租协议、看使用情况”,收回承包总价过低、租期20年的6810亩集体林地,对租金标准、租赁期限等重新约定,签订补充协议,每年租赁收入达到3.2万元。

  5. 新建资产创收。通过新建店面、写字楼、厂房、大棚等经营性资产,采取公开租赁、承包经营方式,获取稳定的集体收入。安远县浮槎乡长河村筹集资金建设黑木耳钢架大棚及大棚蔬菜基地,出租钢架大棚增收21.7万元。

  6. 异地置业。针对无区位优势、无可用资源、无增收渠道的村,借用黄金地段的区位优势,购置“家业”,获得租赁、经营等收入。龙南市在县城黄金地段为107个村(社区)各购置一间150平方米左右的商业店铺,建设“百村创业园”,每间店铺每年创收约5万元。

  7. 建设扶贫车间促进“双脱贫”。会昌县西江镇新建4万平方米扶贫车间,出租给16家企业,租赁收入450万元,平均每村增加收入20万元。

  8. 资产出让。通过依法出让集体资产资源获得村集体收入。石城县琴江镇濯坑村利用县工业园区划拨土地,通过土地出让获得393万元收入,然后投资标准厂房和酒店建设,实现经营性收入230万元。

  三、股权分红型

  1. 资金入股。村集体以资金入股合作社、企业或产业大户等经营主体,通过分红,获取村集体收入。石城县赣江源镇赣江源村通过整合筹措资金240万元,入股旅游企业,每年保底分红20.7万元。

  2. 资产入股。村集体以资产或公共设施折价入股合作社、企业或产业大户等经营主体,通过分红,获取村集体收入。信丰县西牛镇曾屋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憨农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新建的蔬菜大棚、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折合为股本,村集体占股25%,村民以现金、土地入股等方式占股75%,合作社经营性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1.7万元。

  3. 资源入股。通过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发展乡村旅游,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发展旅游配套产业等形式提高村集体收入。崇义县龙勾乡良田村签约引进北京冷杉梦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对荷花基地进行整体打造,村集体以土地入股,获得分红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9.13万元。

  四、提供服务型

  1. 土地流转服务。安远县高云山乡濂丰村引进赣州市庆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帮助流转土地466亩,用于公司种植大棚蔬菜,有180户村民从土地租金中受益,村集体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服务收入7.2万元。

  2. 农机服务。由村集体领办农机服务合作社购置农机器具,结合水稻生产目标任务,为农户提供农机服务,获得村集体收入。于都县马安乡上宝村于2020年3月牵头成立农机服务合作社,购买4台农机具助力粮食生产,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

  3. 物业服务。村集体创办服务机构,购置保洁、消防设施设备,就近就便承接卫生保洁、消防安全、就业信息等外包服务,获得劳务服务收入。南康区东山街办坨圳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村内有家具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是远近闻名的“家具村”。村集体成立劳务队,为家具企业提供环卫、用工、消防等服务,年增收24余万元。

  4. 购销服务。村集体领办合作社,集中收购农户农产品,通过品牌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统一销售赚取利润差,村集体与农户实现“双增收”。章贡区水东镇马祖岩村是全市重点蔬菜基地,但因菜农分散经营,规模效益不明显,菜农收入也不稳定。村“两委”探索对全村蔬菜实行集中收购、统一销售,帮助菜农打开销路,打造蔬菜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帮助400余户菜农销售蔬菜6万斤,村集体增收5万元。

  5. 村社共建。由村集体和基层供销社共同出资,吸纳产业基地、农业企业或致富带头人共同参与,通过共同经营项目或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章贡区沙石镇火燃村与区供销社合作,村集体以“土地经营权+服务+资产”入股,组建康之友农业专业合作社,参与产业项目分红,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

  五、生产经营型

  1. 发展种植业。定南县龙塘镇忠诚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村良好的生态优势,大胆探索出既能保护山林,又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致富之路,采取村干部、村集体、贫困户按照一定比例资金入股的形式组建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户山林4000亩,种植中草药草珊瑚,成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摇钱树”,村集体每年分红收入达到27万元。

  2. 发展养殖业。宁都县固厚乡铁树村筹集资金180万元,建设牧场面积300亩、高标准肉牛250头的养殖基地,成立了铁树村生态肉牛养殖合作社,把全村的贫困户及村集体经济进行了利益联结,实现收益60万元。

  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赣县区五云镇夏潭村有种植甜叶菊的传统,但发展一直停留在“种植”上。为改变现状,村党支部拓展思路,由单一的甜叶菊种植转变为“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村集体增收6.4万元。

  4. 发展乡村旅游。龙南市里仁镇正桂村充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优势,以资金、土地入股景区旅游产业,实现旅游收入10.4万元。

  5. 承包工程项目。安远县欣山镇创新思路,由全镇21个村(社区)集资注册成立安远润丰村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集中力量、抱团取暖的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主要通过招投标承接各类项目工程。2020年承接了7个项目,实现盈利168多万元,每个村实现分红8万元。

  6. 发展电商经济。安远县鹤子镇借助“新华99”电商扶贫平台,成立1个镇级电商扶贫合作联社及9个村级电商扶贫合作社,通过专业化运营,带动农户发展红薯、洛神花、金线莲等特色产业基地12个共5000亩,“互联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产业基地”带动643户贫困户发展农业种养产业,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

  7. 集团化多元式经营。村集体注资入股组建村办企业或成立集团公司,走多元化发展路子,开展多种经营,壮大集体经济。章贡区东外街道白云村打破传统格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兴办村办企业,推行“公司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模式,先后成立了江西白云企业集团和江西红日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资产租赁、资产开发、项目带动、异地置业等多元发展模式,闯出了一条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新路子,村集体拥有固定资产6.5亿元,经营性收入超过4000万元。

  (作者单位: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省赣州市农业农村局)
 

《中国集体经济》期刊 | 期刊简介 | 通知公告 | 联系方式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广告联系 | 理事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2021 中国集体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851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7

刷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