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独家观察

陈晓江与《芙蓉外史》——陈晓江长篇小说《芙蓉外史》研讨会侧记

时间:2023-07-11 09:14:20来源:中国集体经济网作者:塞 峰 陈光友 点击:


 

  2016年12月6日,晨雾笼罩狮子岩,红透的霜柿高悬枝头,悠悠楠溪江没有丝毫寒意,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芙蓉书院正在举行陈晓江长篇小说《芙蓉外史》研讨会。来自京沪两地的20多位著名文艺评论家、作家和永嘉县原副县长周俊武(现温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一起聚集山村,对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芙蓉外史》这部出自“草根”之手的鸿篇巨著,进行深入细致、实事求是的“把脉会诊”,纷纷发表真知灼见,揭示集楠溪江风俗民情、方言土语之大成,堪称浙南乡村60年来发展变化“百科全书”的泣血之作。
 


 

  陈晓江少年时代一边读书一边干农活,高考落榜后他走上自学成才之路,并选择了文学创作的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厚积薄发,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笔耕不辍,终于创作成功长达175万字的长篇小说《芙蓉外史》。十几年前,作家出版社聘请的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位老教授审读作品后,对之作了较高的评价,认为“作者的准备是扎实的,是下了苦功的,所花费的心血令人敬佩”,“所述的历史人物始末事迹和他们的爱国爱乡之志,也可谓传神尽相。”作者根据老教授的意见,几经修改,压缩成150万字,终于获准出版。全书共分6部,即《追源记》《寻金记》《归宗记》《荒年记》《争斗记》《还乡记》。该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一定的反响,人民日报、文艺报、农民日报、文学报、温州日报、温州晚报等多家报刊先后发表了评介文章。人民日报署名文章认为:“小说几乎可以说是集楠溪山乡风俗民情、方言土语之大成……小说堪称浙南乡村60年来发展变化的百科全书。”
 


 

  山乡任变迁,漫漫六十年。《芙蓉外史》这部长达150万言的长篇小说,所展现的是芙蓉村的山民,在从民国初年到20世纪“文革”结束的整整一个“甲子轮回”的蹉跎岁月和社会变革中,所经历的死灭和重生、抗争和屈从、荣辱和升沉、变迁和发展、苦难和辉煌。这也是芙蓉陈氏自建村以来第二个六十年磨难的全过程。本书要解读的是芙蓉村在逆境中没有沉沦而且越发坚强的故事,主题是回家。作品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真实!作品通过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具象地描写,把一个个颠倒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再颠倒了过来,真实地揭示了山乡人民在一个个可歌可泣或喜或悲的历史变迁“活剧”中的本相。
 


 

  与会名家,对前后历经20年精心创作、多次修改的新版《芙蓉外史》作了充分肯定,较高评价。
 


 

  汪守德说,长篇小说《芙蓉外史》很有意思。陈晓江是乡村文人、能人、达人、聪明人。他干了一件大事,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看了这部书,感觉是我曾经想写的书,让我想起父老乡亲:它比当代的许多著名作家的书更有可能留下来。为什么说这一部是我想写的书?因为我也是来自农村,很多经历、生活都是我想要写的,看了这书以后感觉我就不可能再去写了,因为我没那么丰富的生活,没有对那么多的事、那么多的人那么深刻地了解。我不可能再写,但它圆了我的一个梦想。它基本上是一部写实的作品,是来自乡土的传奇。他写这部书的时候可能借鉴了古代小说的写法,这是有价值的。这部书写的生活让我特别有感觉。中国乡村有许多相似,温州的山川、风土人情跟我安徽老家不太一样,但这部书写的文化结构有许多相似、熟悉的东西,让我重温过去的生活。为什么说它比著名作家的作品更有可能留下来?现代写农村生活的有赞美歌颂的,或极其不堪、不堪入目的,或尴尬的,我认为都不好,而《芙蓉外史》正是我想要写的。它传递的信息比较平实、真实、扎实,因此会留得更久。真实是这部作品给我的感受,作品真实厚重,其中红十三军的这段历史写得特别好,没当下同类题材各种各样后现代的写作手法,而写的是来自生活的朴实自然的东西。包括那种文风,我们在整部书里面没有鼓噪的东西,但很有文采,很亲切,看得很舒服。我在看他第二部《寻金记》写大屠杀的场面,极度震撼,是真实残酷的历史,而不是很浪漫的、很诗意的、很小夜曲的、很美好的;红军六千人,最后这个部队覆灭了。他写到红军被敌对势力打散的时候,不是雄赳赳气昂昂,这里写的那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况也很真实。我就认为从这样一种描写可以判断陈晓江描写这些生活的时候,是靠谱的。还有荒年吃蛇、乌龟等,能咽下去的都咽,都非常真实。这部作品写的很扎实,从第一部到第六部,写的地方历史,150万字基本都是干货。这部书也有问题,再版的章回体,我倒不如原来的小标题,阅读有不满足感。整个叙事比较散,可能是散文笔法,前后找不容易找到,但总体是好的,尤其是乡村人物的鲜活生动真实。
 


 

  从楠溪江走出来的温籍军旅作家陈惠方做了开场白。他说:这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是永嘉乃至温州文化界、文艺界和小说界的一件盛事喜事,也是浙江乃至全国的文化界、艺术界、小说界的盛事喜事!面对今天参加研讨会的诸多高人,我有诸多的感想、感悟和感慨。10年来,特别是从今年年初以来,我反复拜读、学习、领悟和揣摩了陈晓江150万字的鸿篇巨著后,从作品中浓墨重彩地描写所展现的自战火纷飞的离乱岁月,至共和国成立后“文革”结束的激情燃烧的红色年代,这漫漫60年的历史嬗变中,看到芙蓉古村人民经历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十分悲壮的事迹。它是一部生动逼真地揭示浙南山乡变迁本相的泣血之作!令我十分感动的是参加此次研讨会的诸多文艺评论界的大腕,对来自农村底层的“白卵”作家的爱护和提携。
 

  曾镇南会前曾说目前小说主流在北方,像《芙蓉外史》这样有南方乡土气息、厚实而没有一句空话的长篇巨著十分难得。谈到楠溪江的美景,他还说这里风景这么美,难怪会出陈晓江这样的人。管宝军在研讨会上他说,写农村,写农村的变迁史,这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它有它的道理,要把农村写出来,写出中国农村的生存状态、社会结构,这才是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的东西,把这个变化写出来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变化,别的题材作品才是从这骨子里衍生出来的血肉形貌的各个变化。写农村这个题材非常重要,但要写得好不容易。为什么?因为只有生活农村大地上,有的是土生土长一辈子在这儿的才有生活。有生活不见得有艺术才能,也不见得有艺术概括需要的视野,那种政治见识、社会见识,乃至更高的哲学见识。有的作家不生长在农村,要写农村写得好就要从城市里下来,像柳青那样,像好多从城市到农村参加各场运动的作家一样。陈晓江的小说属于中国英雄人物,中国很多在社会上的国宝级人物,济济多士吧,其实很多从农村出来。陈晓江的作品让我很吃惊,他这175万字是一字一字地写下来的,而且里头很少有不着边际的议论,很少有资产阶级的抒情,基本上都是写农村故事、农村人物,就跟讲古似的,很不容易。这个小说我相信它有传下去的价值。现代人读书比较浮躁,不见得有多少人能看完,但它留存在人间,我们的子孙后代肯定还是有人会有某种机遇慢慢地传下去。中国历史上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一些流传过程中也是经历了好几百年的,所以对这本书它的效果不要看现在,还有看长远,看更长的历史时光。
 

  作为一个认真严肃的批评家,我个人的一个批评原则是读过多少评多少,没有读过的东西,不要去随便议论,因此对这部书我可以诚实地告诉大家,我就看了三本里头的若干片段,没时间细看。没有时间细看我怎么有刚才这样的结论,说它能传下去,因为我认为它不亚于我刚评过的《生命册》(上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我是有发言权的,《生命册》我花了两个多月详细地看完,给他写了将近一万字的评论,在文艺报上发了四千字,在河南全文发了。《生命册》有《生命册》的价值,但是读起来很费劲,很困难。《芙蓉外史》很长,但我读了开头第一本的前面,如那个哈声猫的故事。哈声猫是兑糖客,用挑担子下乡换废品、换各种杂物,这种人在我的老家闽南也很多。读了他的书,很亲切,基本上也就是我们老家那一带的很多风土人情、语言、人物相貌、故事特征,里头写得很好。写哈声猫人物的性格,经过几段故事这个人就写活了。这个就是传统小说的写法,写活了的人物不见得就是有生命力的、有艺术形象的,这是文学创作上的另外一个问题,起码他能够写得很好。
 


 

  王宗仁认为《芙蓉外史》是一部厚重的大书。作者陈晓江站在高处书写了芙蓉村民从民国初年至文革结束约六十年在饥饿中煎熬的故事。表面是横向的,实质是纵向的,深层的意义。写六十年的村庄史,作者需要掌握村庄百年、千年的人类史。芙蓉村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这部小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作者写了裂变躁动中的芙蓉,往事远去的芙蓉,和已经离开世界的芙蓉乡亲。他的笔尖始终触及最底层,贴着地皮。展示在小说中的生活,有的是作者经历的,更多的还是间接经历。从现实生活走进并不熟悉或不十分熟悉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调查,需要积累。积累并不那么容易,需要兼容并蓄,现代的,历史的,正面的,反面的,全新的,陈旧的,都要持有不轻视、不排斥、不拒绝的态度。有了丰厚的积累,才可以做到:聚是一团火,撒则满天星。他说看了《芙蓉外史》第一部,觉得这地方很美。小说有真实和不真实的故事。虚构脱离实际是不行的,虚构到真实,虚构的小说要有故事,但光故事不够,虚构是感人的。作者为了这小说,要了解很多东西。我特别喜欢哈声猫这个人物。能成为故事的并不多,每个故事背后有一个巨大的背影。作者下了很大的心思,放弃了许多,得到许多。
 


 

  董学文说,陈晓江刚才的发言对我很有震撼,很受触动。《芙蓉外史》是有温度有感情的作品,所写的南方故事对我这个北方人有新鲜感;风土人情,特别是语言,坦率地说方言比较多,我并不习惯,并不太懂,但不影响整个作品。作品从民国初年写到文革结束,它是楠溪风俗画,风情史,方言库,感觉是一面文化墙。这里的文学特征就像他自己强调的文化传承,特别明显。我思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原因动因条件促成基层同志写出大作品,有些普遍性的东西:晓江自己讲得很触动,是这边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生活给作者以极大的营养,再有佩服(客观地说)他文学的毅力。鲁迅说文学是一种韧性的战斗。看得出来晓江写这么六部大部《芙蓉外史》需要多少劳动、多么巨大的付出,这确实需要把文学当作一种信仰、一种事业从事的人。正像他自己说的,潜伏生活矛盾中,潜伏在事业的漩涡中才有这么多的积淀。我觉得与其他作品相比,确实有让人感到敬畏的地方。现在小说有的是,但泡沫性的东西太多,或者兑水的东西多。我同意汪守德对《芙蓉外史》平实、真实、扎实三个实的评价,有真实才有震撼。呼应曾镇南,主线还不是突兀,有点散,但我还是从真实这个角度来说。真实固然是第一原则,最重要的原则,虚构的东西达到了艺术的真实才是好东西。恩格斯说,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以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芙蓉外史》有鲁迅的特点,在典型化还有提高的余地,建议还要凝练,再捆一捆。《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说,删掉一切可有可无的枝节的段落。这样我们的《芙蓉外史》就能成为民间风俗的《红楼梦》,更好地使读者、当地人能更接受方言色彩、风景色彩、风俗画的色彩、文化墙的色彩。这样史诗的色彩更突出,表现力度更大,典型的程度更强。这是更优秀的一条道路。
 


 

  郑翔说,看了两部《芙蓉外史》说点感受。这部书非常有必要写,首先它有史料的价值。涉及方言、民俗、传说,日常生活里的场景风物,包含传统文化的思想都体现在里面。网络时代,许多乡村文化如方言、民俗、民间传说都在逐渐地消失。其实方言的表达能力是非常强的。如书中写田间锄头拄在那里时间长了,有人讥讽“当心锄头柄白蚁吃上来啊”。这让我想到贾平凹和温州另外一位擅长语言的作家王手。《芙蓉外史》写生活场面,很有场面感,很鲜活。历史场面,正史往往掩盖一些事,野史、地方史、小历史更能真实地记录真实面貌。这种真实性才是真正的历史真实,保留历史原生态。如果有许多人在各地写这种小历史,我们的历史才是真正地留下来了。小说要通过历史反映人物的命运。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各方面思想的穿透性,完全是独立的。小说要写人物的命运、人性的变迁,还有其他各种文化内涵、精神内涵。这部书从这一点看还是好的,它并不单单是为写这个历史而写它里面的人物命运,包括乡村的文化精神,融在里面的。还有这部作品让我感到满意的,它里面有些鲜活的乡村人物。哈声猫,活生生的人物人情表现出来,不同人物有不同的性格。不满意的地方:六部长篇小说线索结构有点太单一,就是一条线按时间讲下来,容易造成阅读的困倦。为了长篇小说不那么拖沓,紧凑一点,如果几条线交叉,或现实——回顾——现实——回顾,时间折叠压缩了,看完之后比较紧凑,而不是一条线拉到底。《水浒传》写武松、鲁智深、林冲,一人一条线,三条线下来,三条线并在一起开始上梁山。
 

  《芙蓉外史》以韵味见长,语言本身就有韵味,民俗、民间传说本来就是有味道的,所以这么长也还能看,但是不够简洁,舍不得把一些章节扔掉。
 


 

  韩小蕙说,我写散文的,也想写长篇小说,因为长篇小说有篇幅展现,所以读《芙蓉外史》这部书的时候就比较注意它怎么个结构,这部书怎么进入。在说这部书之前我想先说说这个古村。我特别喜欢这个古村,我没想到芙蓉古村是这样的,尤其是咱们开的这个研讨会。我因为职业的关系,参加的研讨会也很多很多了,但从来没有在这种书院在这种氛围里头开这个研讨会。这个研讨会也很奇特。这个村吧,是个奇村,这么多古的东西都保留下来,就冷不丁地出现在眼前了,给人一种特别大的惊喜。开研讨会又是这么一个奇怪的地方。来之前跟陈晓江通了一次电话,问了问情况,我觉得这也是个奇人。我看他在这儿操古琴,又看他送我们大家一幅画,我就觉得这奇人有点那个——这么说吧,世界上有一种人他就是比别人聪明,他干什么像什么。比如说大才子,比如郭沫若,他钻研什么包括甲骨文什么的,研究什么都出成果。当然陈晓江不能跟郭沫若比,但他可能是智商高,所以他学画也学得是那么回事。你看他画的布局,跟中国传统画的布局相似又不相似,他有他自己的特点。他今天给咱们来了一段古琴。古琴是非常非常难学的,像我们都根本不敢碰的,结果他在这儿也是弹得很自如的。所以我觉得这套书也是很奇特的一套书。总的来说就是奇村、奇人、奇书三奇。我再提个问题,就是古村陈氏在这儿——陈晓江在序里说芙蓉村至今仍保存着上下五千年完整的《宗谱》,这个我想了解一下,这情况是真的吗?(陈晓江解释,《芙蓉陈氏宗谱》分《内纪》和《外纪》,《外纪》往上溯源不是太清晰,所谓的五千年不太确定,新版的《芙蓉外史》改成“几千年”。)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最近有些来自微信的材料,有一种文化倾向,拼命地贬低中国,否定中华文化有五千年历史,说中国顶多从汉朝开始,而我的历史观是夏商周秦汉这么下来的,中华民族至少有五千年历史,如果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再往上推测的话,可能有七千年的历史。所以我看你这儿有五千年的《宗谱》,我简直太惊讶了,这次特别想看看有没有清晰的那种文字记载。陈晓江生在这儿长在这儿,写出六卷本的长篇小说《芙蓉外史》,这也真是上天的安排,或者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安排,就安排你在这儿上不了大学,安排你在这半辈子努力地写这么一部书,把你们陈氏家族的历史传承下来。我觉得这是有上天的使命的。所以,今天上午,我特别感动的就是那个张胜友书记苦口婆心、一遍一遍地教你怎么去操作电视剧。其实他的意思就是说你现在写出这么多书来,你要宣传,靠书现在宣传得太慢了,而且你可以把这些文字留下,但是你要往外推广流传的话是很难的。现在人都浮躁,谁给你看这六卷本的书?但你要这样一段一段往外推的话,可能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成百倍、成千倍的。就比如我们这些人来芙蓉古村之前根本不知道有个芙蓉古村,现在来了以后才知道,如果通过电视剧就能迅速地传播。(张胜友插话说,叶辛《孽债》上电视后库存书卖光再版又再版,一共卖了七八十万册。)
 

  《芙蓉外史》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既是乡村的,又是社会的;既是现实主义,又是浪漫主义的。既是个性的,就比如说处在封闭的温州永嘉下面一个古村落,陈晓江离城市现代文明比较远,也保留下来一部分乡土的东西。又比如说现在的现代小说、先锋小说里面,可能都没有这因素,如过去民间通过说书,通过章回小说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质,在他的书里面就有。它是原始的生命本身的那种东西,现在好多小说里没有它这里有。但它又是共性的,就是中国乡村的大体的概貌。这里面都有中国农民的个性、共性。它那些人物还是属于中国农民。温州离我们北方已非常远,我们不知道这山里的农民怎么生活的,但是它跟中国农民那种吃苦耐劳的生存方式一致,还是汉族农民的那种生存方式,所以看了他的书以后我们又不觉得特别陌生,觉得挺能理解的。这部书既是民间文学,里面的土语土话是下里巴人的。它好像是站在泥地里,是布衣或者是农耕的最底层的农民的那种表达。陈晓江站的那个立场真实也是乡土的平民的立场。他是站在这种立场表达的,但他又是古典的,有些通过人物的唱词,古典诗词,增加了这书的书卷气。有些片段的文字是很漂亮的,我们一看是用散文的语言写的,是那种带有古意的散文。陈晓江他说没上过大学,但是他这一课是补了,就是古典文学底子是非常好的。这部书的调子应该是阳刚的,有悲壮的场面,往上推有中华民族忠贞不贰的精神,但又有特别阴柔的部分,比如对一些女性的描写,包括紫燕。还有很多看似对立又统一的表达,都表达得非常好。从结构上看,开篇进入主题特别快,紧跟着带你进去,让你跟着黄金印的情节往下走。这都是他的优点。但我也有点不满足,在第一部书里,老是几个人不停往下去跳不出来。长篇小说要有宏大的眼光和表达,不能单纯靠几个人物往下推。既能进得来也应该跳得出去,否则显得单薄。结构上可以考虑,我同意郑翔的一些意见,通过修改而更完善。
 


 

  衣向东认为,陈晓江字画、古琴、写作都是相通的。《芙蓉外史》这部作品用三个字来评价:梦、情、命。梦,儿时的梦想,对村庄,对祠堂形成一个梦想来完成这部小说;情,是对家乡的感情。我觉得你是带着情感来创作这部作品的。命,就是宿命论的命。这部小说写了你个人的宿命和小说人物的宿命,包括你这部作品的命。你是用一种梦一般的呓语,桐花一样的浪漫,农民式的幽默完成了一部乡村荒诞剧。第一,你最大的优点就是刚才说的史料价值,你为我们乡村,为楠溪江留下了一部非常可信的像《清明上河图》一样的民间史料。你说是芙蓉外史,我觉得不是外史而是内史、秘史,外史是演义的。第二,这部作品有生命的厚度,是人生体验的作品。第三,你这部作品是有根的作品。你的根在楠溪。小说应该是有根的植物,古往今来所有大作品都是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福克纳、马尔克斯,国内的莫言、贾平凹、路遥等等作品都是有地域文化的。文学的根,文学的味,文学的真这三个在你的书中突出得很好。文学味非常浓,它的语言、书香气非常好,很多语言包括诗词歌曲方言都非常棒。不满意的,一是结构松散,空间的混乱,缺一个大梁作为整个小说的支撑点,章节划分没有用。二是一个东西没写到极致,故事的零碎,矛盾的淡化。开篇之后要构建各种矛盾,不管什么矛盾,没有矛盾作品没有推动力。三是人物缺少连贯性,所有人物走过场不见了,命运要有起伏。全书篇幅要压缩,没必要150万字,80万字够了。
 


 

  忽培元说,首先表达对晓江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尊重,因为我也是文学爱好者。我学文学一直在业余创作,你是种地兼创作,我是工作兼创作,这种甘苦我们是一致的。你能够写这一百多万字的作品,我看了,文字是非常认真的,字斟句酌,是经过锤炼的语言,是文学语汇。有些方言没读懂,但能感受到这些语言在当地非常有趣,就像我们听陕北说书一样,我们听了笑了,你们可能不笑。那种语言的趣味,凝练的民间语言魅力,我觉得这小说是过硬的,到位的。生活中民俗、历史的这种积淀和自然的反映,他也不是有意识地要反映这个东西,因为他刚开始说了,他们这个老村文人多、坐牢的多,而且基本是这些人物都有生活的原型,能看出来有生活的原型。这是对他创作最重要的帮助,自然的帮助。他是生活铸就了他,产生创作冲动和灵感,而不是要写一部小说然后去找素材,到处体验等等,是生活助动了他对人物的同情理解和这种感情推动他来写这部作品。所以,是很有情感、有情趣的,对人物充满了爱。比如说写那个老改十年要回来,回到他这个地方的人,家人在海外了,无家可归,留场不是犯人但还是犯人,与女同犯恋爱她回家后也不要他了。类似这样的要深入写,一直钻下去能出水,就这样写下去比《犯人李铜钟》还精彩。我同意衣向东的意见,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怎么高于,看提炼概括的过程。提炼和概括能力反映作者写作的境界,打碎了再提炼。《芙蓉外史》好多地方写得很感人,但总是浅尝即止,对人物感情、社会矛盾的冲突很有写头的时候没有深入进去。我很佩服你,而且很理解你,你已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好多很有基础、很有进一步提炼的富矿,要把水分和杂物去掉。咱们是拿一生写一部作品的。读这部书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伟大的作品来自民间,《三国演义》首先是群众创作,文人经过整理加工和提高的。你这个东西也有好多素材是那些劳改犯、右派分子提供给你的,很有群众基础。写作其实是纪录时代,汲纳许多人智慧的一个过程,也是个调查研究的过程。路遥说合情合理就能动人。不要有杂质,杂质对文学的纯洁性和质量有所干扰。总的来说,晓江看你的书,到这个地方又看了你这部产生这部作品的典型环境和当地的民情风俗,包括饮食各个方面,我们都有一些很直观的感受,感到这部书更亲切了。在家里翻这书的时候感觉离我很远,这次来了,以后看就比较亲切了。我相信你要再改一稿出来,我们会非常喜欢看的。
 


 

  曾凡华说,看晓江的这部长篇我花了两个整天的时间,粗枝大叶地看了一下,主要看人物命运,故事结构线条。我只想从小说诗性角度说几点。
 

  尽管晓江在《芙蓉外史》故事结构中他是有诗性这种考虑的。他的琴棋书画本身他自己都很通融的,是融会贯通的,那么他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他有他的诗性考虑。小说中的诗性在什么地方来体现呢?晓江这部长篇小说里面也有很多地方体现了,不止里面所谓的风花雪月,不见得就是这全面的东西,他是整个骨架子里面或者在行文过程中间,他的这种诗性语言和他对人物性格中的那种诗性的反映,我觉得都有的。比如说他写的那个哈声猫,在流浪过程中的心境,包括他对紫燕的那种若即若离的情感,包括紫燕生产的时候望见大山的那种诗性的感觉。她虽然是个农妇,但她也有她的文化,她的文化就是芙蓉村陈家历史沉淀给予诗性的反映。总体上这部小说还是很有看头的,其他人包括评论家们都高屋建瓴地谈了,有个意见是共同的:这部作品还可以让他更精致一些,这六大卷如果再浓缩,再把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脉让他更诗性化一点。为什么要诗性化,我觉得各个人物都有他诗性的内涵,怎么样让他再扩张一下。小说基本上是按人物命运的路子来写的,没有太大的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要编电视剧的话恐怕还要重新解构人物。他小说中的人物基本上命运相连,几个人物拥有几个不同的命运,然后包括经过几个大时代的变迁,比如文革。我认为有的可以一笔带过,有的可以浓墨重彩写,那么浩瀚的历史,而且语言把握得这么好已经很不容易了,包括前期的,民国时期的也好,引子里的南宋(这段很好)的也好。你还是个业余的,还要做生意,还要谋生,分的心也很多。除了聪明才智之外,我觉得你还要看书。刚才忽部长在说的除了中国的,外国的也要看。比如《静静的顿河》《日瓦戈医生》,像这样的俄罗斯小说是走人物命运的。哈声猫人物命运起伏不如《静静的顿河》里的人物格里高利那样大起大落。另外爱情线也要曲折。咱们的标杆要竖得高一些,不要自己认为自己怎么样了。我觉得还可以更上一层楼。《红楼梦》改了多少回啊,传统的如《金瓶梅》都有精彩的东西,命运转换不能平着这么走。我希望经过再磨炼,这部作品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来。
 


 

  刘恒志认为《芙蓉外史》传神尽相,闭着眼睛便能看见。人的一生,一部或几部书,一首或几首诗,一曲或几曲歌,留在岁月的史册上足矣。农村变迁史《芙蓉外史》或许说是这样一部史诗性的记载。赤子情深,大凡赤子,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都情谊笃深,或者说对家乡史、家族史有着痴心不改的探求。读《芙蓉外史》,便有如一种远古传来的声音环绕耳畔,萦绕心海。那是真实而真切的芙蓉山水与历史相碰撞,相撕裂,相拷问,相契合,相包容,相吻抱的声音。这声音是一种善的道德力,让写书与读书的人们于开卷与掩卷之中同频共振。这是一个甲子的家园沧桑史,一种曾超越几个甲子的心灵变化史。正因为陈晓江对家对国的深沉挚爱,才使他勤耕不辍,在多个寒来暑往中恨不能用文字便把所有能承载的家族史诗、家族命运的故事(正史与野史与传说)都一网打尽。作者用心灵饱蘸心血,苦苦编织的这种灵性之网,拥有令人着迷的张力。这种力是一种文化表情,可以用于回忆和追溯,也可以用来励志和向前开拓,启示后人,鼓舞我们的脚步,让芙蓉村的人们,前人的灵魂在激荡中安歇,让后人在精神的溪水中汲取精华,滋润一代又一代智慧、坚韧的生命,不屈不挠,在时代的风雨中穿越时光,日夜兼程,使芙蓉家国之梦创造新的辉煌。
 

  读《芙蓉外史》,让我想起另一部巨著《白鹿原》的作者,好友陈忠实。按我的说法是:陈忠实走了,陈晓江来了。《芙蓉外史》将与《白鹿原》等优秀作品在当代文学的长廊中同在。但是要让他同在,必须下大功夫,作大的修改。刚才的同仁说得都对,都是肺腑之言。我告诉你兄弟,你知道陈忠实、贾平凹、张炜写完他的著作干什么吗?放下来休息,让人们评判,自己重新读名著,知道故事是怎么结构的。因为你的情感丰富,居然能写出这么多东西,那是了不得的事情。你有这么大的力量,那么大的情感,基础都有了,你就缺结构技巧、表现技巧了。老师说得对,长篇小说是宏大叙事,是交响乐,是适合写家族史的。几个主打人家,几个朝代,相互关联的几个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的命运,在风雨中怎么变迁的,走过坎坷和磨难的。天下的小说都这么写,原理都一样,只是故事不同,背景不同,要有两个强大的对立面,矛盾冲突往死里写,写得极致。这两对立面,好人善到什么程度,老实到什么程度,你往最极点写;那个投机耍滑的人、心眼坏的人,有多坏,他怎么欺骗好人,怎样把好人坑了的,你把他写到极致,还要有强大力量的人,心灵强大的人作为主要人物。文学史就是性格史。文学是塑造形象的,形象的成功标志是性格的塑造成功。要写风流、风骚,没有这样的章节不行。你要在已经写得这么好的基础上再下功夫,吸收大家所说的。下决心修改,茅盾文学奖是没问题的,因为基础太好了。另外篇幅压掉三分之一左右。这是一部文化史,心灵史,家族史,前景无限。你现在是劳动模范,太珍贵了。面对这摞书,看到背后花费的精血。今天我向这一堆书致敬,等你减到这么厚(4本)的时候你就是行里的人,就跟刚才提到的这些人一样。
 


 

  桂国强:首先,祝贺陈晓江先生,非常感动。我接到书,意识到确实是一部宏著。对作品的成功出版发行表示钦佩。第二,出版人谈出版相关的事。前几年我文汇出版社曾推出百姓家书的丛书,每年10本,出了30本。陈晓江有双重身份,既是作者又是当地村民。这种家族史,更多的人都是一种非虚构的形式来写,这样保持真实性,但我觉得你这次用一种虚构的小说的形式来表现,是一个创举。这样更加文学性,更加能够打动我们的读者,然后内涵也可以丰富,可以驾驭的时空会更大,比起我们那些非虚构的是一个很重大的突破。从这一点上来说,有非常大的出版价值。同时对我也是个帮助,从明年开始,我们的百姓家书的形式也可以更加丰富,虚构的形式可以结合进去。第三,《芙蓉外史》内容上都评了,我也没看完,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但是从出版推广上,包括张胜友老师说到你怎样通过电视推动,让电视剧制造亮点,这个我也想借这个机会提一下建议。文化产品推向市场需要接合点,怎样让更多的读者来接受,可以探讨。目前中国读者心理,30元以上的书不太愿意买的。这么大部头的书如何推广,要有影响力,首先要有传播力,让更多的读者知道你这套书。内容要压缩,先写缩写本,有影响了再推大的,效益最大化,精益求精,销售最大化,网络也可以做,形式、版本、价格有个定位。
 


 

  朱金晨说,目前章回体这种形式一般不太有人会用,是一种比较陈旧的形式,《芙蓉外史》作者陈晓江敢于用这种形式是磨合的,比较讨巧的。他的语言充分地写了风俗。他的当地语言像长卷风物人情画,语言用得比较有特色。他塑造的人物很有个性,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包括配角。建议题头诗要写得更好一点,语言更加修炼一些,黄金印这条线要用足。
 


 

  薛春德认为,大师在民间,还需要推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文学伯乐。
 

  刘伟说,跟陈晓江在争论中认识、相处。可以说通读《芙蓉外史》的人不多。其实作品有两条内线贯穿全书,如黄金印。建议以后《芙蓉外史》分篇出小册,要另辟蹊径。
 


 

  金祎认为,在陈晓江身上展示自食其力、自信不疑、自我奋斗、自强不息的品质,表现了坚定不移、坚忍不拔、坚持不渝、坚不可摧的精神。这是值得我,尤其是年轻一代人学习和仿效的。陈晓江的《芙蓉外史》是楠溪江山水和风俗民情的浓缩版,也是浙南乡村六十年来变化发展的“百科全书”。原汁原味的方言土语散发着浙南农村土腥味、野草味和古色古香,为温州方言的传承作出新的尝试。陈晓江这位从楠溪江边出生成长的本土作家、布衣作家、草根作家,他的创业精神与奋斗成果,为年轻一代人树立了一个标杆。陈晓江的成就是芙蓉人的骄傲,是楠溪江的骄傲,也是永嘉人乃至温州人的骄傲。当然,在某些领域,某些部门,某些人身上出现的金钱至上、物欲膨胀、美丑混淆、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底线下沉的现象日趋严重,而在陈晓江身上,体现的却是一种正能量,一个民族魂。
 


 

  国内知名民间文字学者、中国字痴、《辞海》纠错第一人李延良确定陈晓江为衣钵传人,下午研讨会开始时举行拜师仪式。最后谷铁荣致答谢辞。会议结束前,著名文艺评论家雷达发来贺电:芙蓉一书经多年精心打磨,是一部大体量、大跨度、大结构的长篇小说,它善于汲取中国古典小说的美学精神和叙事技巧,多年前曾镇南先生的评论我非常赞同。(塞峰  陈光友)

 

《中国集体经济》期刊 | 期刊简介 | 通知公告 | 联系方式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广告联系 | 理事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2021 中国集体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851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7

刷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