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探讨

乡村振兴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以澜沧县惠民镇为例

时间:2022-05-06 19:24:10来源:中国集体经济杂志作者:李蓉蓉 郑澄澄 点击:

  李蓉蓉单位系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澄澄单位系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文章从惠民镇美丽乡村建设入手,分析惠民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路径探析,惠民镇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和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的重要抓手,探索一条适合小镇发展的路径,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问题路径探析

  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进程中美丽乡村建设起着关键作用,利用好乡村生态资源、促进乡村产业绿色发展、丰富乡村文化底蕴、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这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且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

  为了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响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目标。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建成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极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澜沧县)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生态示范点提高了乡村的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快乡村发展。从2013年以来,澜沧县先后完成了惠民镇的景迈村、芒景村等乡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往日脏乱差的乡村人居环境现已变得干净整洁。近年来,全县实施“美丽乡村”评定,在各村开展“厕所革命”,打造干净美丽的乡村,2020年11月24日,澜沧县召开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座谈汇报会,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各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情况,在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回顾已取得的成效,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根据实际发展情况结合民族特色,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加快助力乡村振兴。

  二、惠民镇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况及现状

  (一)惠民镇基本概况

  惠民镇隶属于普洱市澜沧县,位于澜沧县东南部,惠民镇有5个行政村,即付腊村、芒云村、景迈村、芒景村、旱谷坪村。小镇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乡村,乡村的发展具有浓厚的、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在这里适逢打造“绿三角”旅游环线,打造景迈、芒景旅游景区,2017年景迈机场正式通航,便利了更多游客到景迈山旅游,向外界展示景迈山的千年万亩茶园和民俗民居,惠民镇主要以茶产业为主,这里拥有历史悠久的古茶园,在茶农的努力下打造古茶品牌,带动全乡村的茶产业发展。然后就是民族文化节,“葫芦节”是拉祜族的节日,能歌善舞的拉祜民族穿着民族服饰在广场上载歌载舞,充分展示了布朗民族的文化魅力。

  (二)惠民镇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党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两者紧密联系,协同发展。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澜沧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的落实,扎实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2013年以来,澜沧县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惠民镇持续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根据村子实际情况进行“厕所革命”、道路修建、污水垃圾的处理。惠民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创建民族特色村庄、特色旅游名镇名村,从而有效的改善了村庄环境和面貌。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案例分析

  自2013年澜沧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各乡村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其中惠民镇的景迈村,景迈村以景迈山的万亩茶园为作为农村发展的产业,规划一条适合茶产业发展的路子,着力打造古茶品牌形成品牌效应突出景迈茶园的特色,着力生产生态茶叶,用茶文化留住乡愁。此外,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速度较快,形成一种新的旅游业态,景迈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以抓住这次契机发展乡村旅游,以景迈生态茶园为依托,以茶园的生态、文化、人文景观吸引游客,这里的古茶园是目前栽培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茶园,是茶文化的根与源,也是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的历史见证。此外,在这里吸引游客的不仅是古茶园的壮观和秀丽,更是这里的环境优美,少了城市的喧嚣有着安静的生活环境,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让游客感受不同的民族风情。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村民的自我发展完善相结合,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乡村人居环境示范点,开启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三、乡村振兴视角下惠民镇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惠民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为了突出民族地域特色,坚持打造生态美、民风美、产业美的乡村,虽然乡村也一直持续不断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也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乡村基础设施不健全,乡村人居环境亟待提高

  虽然扶贫工作改善了惠民镇的一些基础设施,但是仍不健全,乡村道路设施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的村庄得到一定改善,如景迈村和芒景村,其余村庄道路设施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惠民镇的各村的乡村人居环境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后续仍需继续加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并持续保持,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包括村庄的“厕所革命”,让厕所环境变得干净。农村垃圾乱放乱扔现象仍然严重,农业污水和生活用水未正确处理,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包括农户家中的庭院绿化也有所欠缺,厕所改造、垃圾、污水以及绿化方面的基础设施方面也有待加强。更进一步看乡村发展缺乏相应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条件也匮乏、文化娱乐不完善,交通邮电这些服务设施较为落后,基础设施的不健全,乡村人居环境较差的状况下制约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建设特色不鲜明,产业优势不明显

  惠民镇在乡村建设规划中,村庄的规划科学性和前瞻性不足,规划时并未真正深入乡村,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等情况,导致每个村庄的规划相似性较高,没有做到结合本村特点因地制宜,没有充分考虑各村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来建设,因此村庄建设千篇一律缺少“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特色,旅游业发展潜力待挖掘。从景迈村和芒景村的建设来看,村庄未准确把握自身定位,两个村庄都以景迈山古茶园的茶产业发展为主,都以打造茶文化为元素的特色村庄,缺乏村子独有特点。茶产业也仅以古茶树的采摘培育为主,千年古茶树少之又少,古茶产量较少难以形成一体的产业链,茶农仅停留在茶叶的采摘、制作,并未将资源有效整合,部分优势资源待开发,需塑造茶产业的特色品牌。

  (三)乡村文化发展滞后,公共资源贫乏

  惠民镇在建设美丽乡村规划中,有许多民族文化资源尚未充分挖掘和发展,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未能更好传承。首先,由于未建设文化阵地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宣传落后,文化内容较为单一,覆盖面窄且不新颖,缺乏吸引力;其次,文化传播形式除了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活动很少,同时文化产品也少且供给不足,文化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文化娱乐发挥的功能有限;最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薄弱环节,乡风建设仍然停留在宣传册和标语等层面,乡风文明的建设效果不明显。

  四、乡村振兴视角下惠民镇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探析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惠民镇各村的乡村经济发展离不开乡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第一,需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统一建设乡村道路,要绿化美化乡村道路;统一规划改水改厕;统一建立污水排水系统;实施乡村路灯亮化工程,统一安装路灯;推行乡村垃圾一体化处理措施,从而来优化村民的生活环境,这将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会显著提高。第二,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也要兼顾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因此,需要通过这些方面来提升农村服务水平,满足村民的基本服务需求。最后,在完善的基础设施上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增加村民的幸福感,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二)精准定位打造特色村庄,产业形成品牌效应

  惠民镇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其他村的成功经验,结合村庄的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村庄的有效资源,结合地理优势发展旅游业,由于各村都打着旅游村的名号来发展,但是实际中又缺乏旅游条件和吸引游客的特色景观,所以需要各村结合自身民族特色和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建设有浓厚民族风情的民宿,规划旅游环线,让游客清楚了解景观特色,才能更好地领略自然风光,这就需要村子因地制宜,为村庄建设提供新方案,融合当地特色文化和民俗,打造出“奇而美”的特色风情村庄。另外,在乡村振兴实施中,重点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不仅是指农业,还有各式各样的新。在茶产业发展方面,首先,企业应从各村茶的发展情况分析,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温度条件制定不同的方案,保障茶的质量。其次,茶产业的发展不要停留在原先茶农单一对茶叶的采摘和简单的制作,茶产品缺乏技术加工,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村子的农业化水平受到制约,这就要求企业需培训一定的技术人员,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此外,还需提高茶农的采茶制茶知识,学会利用互联网销售茶叶,从而提高产业和服务能力,从而形成茶产业的品牌效应。最后,乡村的产业发展优势亟待提高,急需扩宽产业结构,除了发展茶产业、旅游业以外,还可以发展村庄的其他农产品,完善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跟风,通过挖掘村庄本身的特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势造景,来实现生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最终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三)发展乡村文化,加大文化资源投入力度

  乡村振兴需要乡风文明的风貌,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经济建设同时也需要文化建设,需要将先进的民族文化与乡村建设融合,对传统的民族文化进行扬弃及批判继承,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感。首先,需要加大各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各类文娱活动,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提高村民们的文化意识和素养;其次,乡风文明需要挖掘各民族悠久的文化资源和人文底蕴,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遗迹和风土人情,并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化,从而形成乡村文化品牌;最后,建设文化展馆、文娱活动中心,增加农村文体娱乐项目,创建文化长廊展示村庄各民族文化等设施。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文娱活动,各民族可以通过举办文艺演出传扬少数民族文化,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生活,同时也达到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因此,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文化的助力,并且农村文化可以维护农村稳定发展。

  五、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指引乡村的发展,积极引领文化风尚,打造全新的乡村产业链,以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让惠民镇发展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刘长江.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以四川革命老区D市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01):20.

  [2]杨园争.乡村振兴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困境与突围———以H省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03):137.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杂志2022年第08期

 

《中国集体经济》期刊 | 期刊简介 | 通知公告 | 联系方式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广告联系 | 理事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2021 中国集体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851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7

刷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