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殿堂

信步山穷水尽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

时间:2025-02-20 09:54:01来源:中国集体经济网作者:艾释慧 点击:

  信步山穷水尽,

  闲看柳暗花明。

  戏说恩仇情怨,

  笑谈成败输赢。

  味品咸甜麻辣,

  妙醉明真慧灵。
 

  吕国英先生的六行哲慧诗章,以东方水墨的笔触勾勒出生命的立体维度,在看似对仗工整的古典诗韵中,暗藏着一把打开存在之门的金钥匙。这组诗章通过空间、人事、味觉三重维度,构建起生命境界的层叠塔楼,最终指向超越性的人生智慧,实现生命诗学的三重抵达。
 

  第一重维度:空间的辩证跃迁
 

  “信步山穷水尽,闲看柳暗花明”以行走意象开启哲学图景。诗人将“信步”的从容置于“山穷水尽”的绝境之前,消解了传统语境中绝境带来的压迫感。这种反向操作恰似禅宗公案中的当头棒喝,在逻辑悖论中催生顿悟。当观者视线转向“柳暗花明”时,时空维度已然转换——不是地理景观的机械更替,而是认知境界的豁然提升。这种空间辩证法暗合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存在哲学,却又以东方特有的诗性智慧完成对终极困境的审美超越。
 

  第二重维度:人事的戏剧化解构
 

  “戏说恩仇情怨,笑谈成败输赢”展现出对人间戏剧的导演者视角。诗人用“戏说”消解恩怨的沉重,以“笑谈”淡化得失的执念,这种叙事策略令人想起庄子“鼓盆而歌”的逍遥。但更深层的智慧在于,诗人并未否定情感与价值的实在性,而是通过审美距离的营造,将人生剧场升华为存在之思的舞台。这种解构不是虚无主义的狂欢,而是勘破表象后对生命本真的回归,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形成跨时空对话。
 

  第三重维度:味觉的灵性觉醒
 

  “味品咸甜麻辣,妙醉明真慧灵”完成从感官体验到精神升华的惊人飞跃。诗人将味觉的物理刺激转化为灵魂的醍醐,这与禅宗“吃茶去”的机锋异曲同工。当“咸甜麻辣”的世俗滋味在品鉴中转化为“明真慧灵”的悟道之钥,身体感知便成为通达形而上境界的桥梁。这种味觉的灵性化处理,既暗合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又彰显了东方文化中"道在伦常日用"的实践智慧。
 

  这组诗章的精妙之处,在于构建了环环相扣的智慧体系:从空间困境的超越,到人事执念的消解,最终抵达感官体验的灵性转化,形成螺旋上升的认知轨迹。诗人以举重若轻的诗性言说,将存在主义的焦虑转化为审美的从容,使道家智慧与禅宗机锋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在价值虚无蔓延的当代社会,这种超越而不离世的生命智慧,恰似一剂唤醒灵性的良方。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多部、原创学术论文多篇,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中国集体经济》期刊 | 期刊简介 | 通知公告 | 联系方式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广告联系 | 理事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2021 中国集体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851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7

刷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