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温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委员会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供销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供销社的正确指导下,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三农”工作大局,积极助力“强城行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1-11月,全市供销社实现销售总额54.32亿元,同比增长7.93%。平阳县供销社获评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省供销社在温州先后召开财务工作会议和茶产业发展推进会,考察交流温州工作经验;“1310”供销人才工程关于“三支队伍”建设十条举措得到省供销社领导的一致肯定。
(一)聚焦示范先行,全面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
一是抓好改革实施县建设。清单化落实省“两办”《关于深入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化为农服务体系的意见》的具体要求和任务,梳理任务类别43个、工作指标90条,联合农业部门谋划我市“三位一体”改革实施意见。持续推进改革提质扩面,全力抓好3个县级“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和数字化平台建设,4个改革实施(重点)县的现代化为农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抓好农合联规范化建设。围绕县域特色产业“一业一联”,新建瓯柑、花木、高山蔬菜等3家产业农合联,深入调研全市62家产业农合联、10余个产业类别及其特色产品情况并形成调研报告。抓好会员服务,在平阳、泰顺等地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营销、基地观摩等会员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组织14名会员参加全省基层组织英才能力提升活动,泰顺县农合联推出“共富·蓝莓贷”专属信贷产品,鹿城区打造农合联之家。加强跟踪问效,对五星级产业农合联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反馈。
三是开展标志性成果培育。对标向“三位一体”改革20周年献礼命题,结合温州实际,提前谋划改革清单、责任清单和成果清单。总结提升瑞安马屿为农服务中心、瓯海强村公司、5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一批改革新成果。指导瑞安完成“三位一体”智农共富平台二期迭代升级,瓯海、平阳分别打造“一厅十中心”、“一厅八区”现代为农服务中心,洞头完成渔业(捕捞业)“三位一体”服务中心建设投用。
(二)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打造多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全力抓好农资保供。稳固农资供应“主渠道”,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农资保供专班,确定全市供销社重点农资保供企业12家,完成鹿城、龙湾、文成3个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空白县“清零”,全系统农资经营网点637个,平价供应各类化肥20万多吨、农药2400吨、农膜460吨,完成1.45万吨应急化肥储备。深入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推动农资企业积极参与“肥药两制”改革,持续推进供给端“配方肥替代平衡肥”行动,平阳县供销社获批全省“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扩大试点单位。加快农资重点设施建设,建成平阳县农资储备和配送中心,作为市本级3630吨农资化肥应急仓储基地。
二是推进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抓好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及分级管理,全市新建农事服务中心3家,累计建成农事服务中心52家,评定市级农事服务中心14家、省级农事服务中心4家。指导平阳新科、乐清浙丰、鹿城藤桥3家农事服务中心完善服务功能,创建2024年度省级农事服务中心。
三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乐清市、瑞安市被列为第二批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先行引领县。全市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121.83万亩次,同比增长10.43%,开展春耕备耕“五送”下乡33场次,农技推广培训超1000人次。瑞安探索“浙南小农”托管服务模式,完成1370余亩水稻种植“整村托管”服务;平阳县供销社打造柑橘专科庄稼医院,提供托管栽培、修剪枝叶、病虫害防治服务。
(三)聚焦流通助农,稳步优化农产品营销体系
一是推进流通阵地建设。督促指导各县(市、区)社拓展流通设施等项目建设、畅通流通网络“大动脉”,全市系统建有农批市场、农贸市场各4个。平阳县开设11家供销超市,建成配套批发配送中心和冷链枢纽,2024年助农销售500多万元。乐清市新建“供销优选”线下门店2家,终端联盟供应方突破200家。洞头加快“七号仓库”渔农产品仓储中心、分拣配送中心建设,永嘉推出1小时农产品配送服务,文成建成1家24小时AI无人值守经营供销超市。
二是提能升级“供富大篷车”。在山区5县及瑞安市设立“供富大篷车”农产品集采集配中心5个,农产品进城直销点18个,农产品收购点174个,2024年收购农产品300余万斤3300余万元。设立农资集中供应点19个,提供放心平价农资进村1000多吨,送农技指导近300次,提供代办服务500多件次,有力保障提升10万多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服务。积极探索“大篷车+”服务,永嘉县供销社与当地大户共建“高山蔬菜供富基地”,瑞安市首创“供富大篷车移动直播间”,平阳县推出“供富大篷车”有爱生活市集活动,泰顺县“供富大篷车”创新订单农业模式,文成县成立“供富大篷车”服务志愿小组。
三是做好消费扶贫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利用区域公用品牌门店和农产品展会推介对口地区农产品,市老供销公司在10家门店设置对口地区农产品展销专柜,年销售新疆以及四川省阿坝县等地的农副产品超160万元。乐清市举办“市民文化生活周”和线上渠道销售对口地区农产品超300万元。瑞安市通过社群销售新疆果品超150万元。平阳县社与省烟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香溢助农”活动。
(四)聚焦动能转换,持续推动社有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扎实开展“两新”工作。组织召开“两新”工作现场会,制定全市系统“两新”工作三年计划。注重强化系统各类经营服务网点“一点多能”作用,推动基层社、农资经营网点、农事服务中心等叠加再生资源业务,新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30个、分拣中心5个,累计建成回收站点达到253个、分拣中心6个。通过开放办社对社会回收网点、个体经营者进行整合,纳入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体系管理范围。加强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全系统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1080万件,助力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市供销集团入股市农村产权服务中心,5个县级社主营或参与当地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瓯海实现“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与“商事注册”集成办,从签约到注册领证仅需3个工作日。瑞安投用智农共富平台农村产权专区,全年完成村集体项目166宗319个标的,溢价金额2228万元。龙湾农村产权服务中心自1月份开业已成交189宗,总成交额达3.64亿元。
三是做好做强“土特产”文章。建设“温州供销联盟”平台,以“政府背书+企业运营+农户种养”模式助力“土特产”出圈。成功举办全省供销社茶产业发展推进会、“温州早茶”大联展暨“我为群众找好物系列”等活动。苍南五凤供销社打造“共富茶园”,牵手浙茶集团加工销售本地生态优质茶。鹿城打造“山福杨梅”品牌,提升特色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聚焦聚势赋能,有效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是优化社有企业管理。完善市级社有企业制度机制,建立健全市供销社机关和直属企业《权责清单》,完善社有企业制度14项。指导市级社有企业开展年度社有资产管理报告及企业董(监)事履职评价等工作。指导支持社有企业开展项目建设,建立全市供销系统项目库,了解掌握实施中项目、谋划中项目、预备项目的相关情况,省、市、县三级合作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已签署三方合作意向书。“老供销公司”完成“债转股”及民营企业股东的股份“零对价”转让。文成县成立强农供销服务有限公司,全市系统全部建立强化社有资产管理运营平台。乐清、瑞安、平阳成立供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龙湾区开展社有资产清查行动,永嘉县加快推进社有企业改革(改制)。
二是做实基层组织强基工程。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全面实施“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供销社工作制度。印发《加强基层社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下达12个基层组织建立赋能强基任务清单,明确8家全国示范基层社、8家省级示范基层社创建工作。加大对基层社的资金与项目扶持力度,形成推动基层社发展的示范合力。乐清市大荆供销社、瑞安市塘下供销社、苍南五凤供销社等3家基层社达到全国示范社的建设标准。乐清、平阳两个县级社实现对基层社资产、财务、业务、人员等统一管理。
三是强化监事会作用发挥。健全监事会制度建设,积极对接市委编办,督促泰顺县、苍南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落实供销社监事会机构编制。开展对供销集团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形成检查报告并督促做好整改提升。开展社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造专题调研,并提出具体意见建议。总结提炼基层社社有资产和财务委托代理工作典型案例。加强社情民意采集,参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篇,上报社情民意70篇,被全国供销总社刊登2篇。
(六)聚焦凝心铸魂,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一是高站位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贯彻。坚持周一学习例会雷打不动,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精心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主题党日、青年干部职工分别组织专题学习、专题研讨,每周定期组织研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组织“供销青年讲坛”6期,举办“供销好故事”演讲大赛,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二是高标准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党委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党的建设工作要点和机关纪检工作要点等。领导班子落实“一岗双责”,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处室负责人层层签署《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梳理全市系统警示教育案例20个,开展“以案促学,以训助学”等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积极主动接受市委第六轮巡察,建立巡察组工作联系单制度。紧盯重点环节和腐败易发高发关键岗位,梳理风险点41条并逐条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三是高要求推进党的组织建设。深入实施“1310”供销人才工程,研究制定温州供销“三支队伍”建设十条举措,构建党建引领下的供销系统育才聚才用才新体系新优势。完善“党建指导员”制度,选派9名机关骨干“一对一”参与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抓实党建带动群团建设,机关工会、市社团委、妇委会分别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特色活动6次,助力提升党委的凝聚力和带动力。
二、2025年主要工作思路
2025年,市供销社党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对标对表,紧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聚焦主责主业,深化综合改革,强化机制创新,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在助力温州“强城行动”、打造“全省第三极”和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中作出更大贡献。
主要工作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深化两项改革,强化三个保障,突出四个重点。
1.围绕一条主线。即:把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贯穿作为全年工作的主线。创新学习方式,在全市系统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服务“三农”为中心,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高水平高标准谋划编制“十五五”规划。
2.深化两项改革。即: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和供销社综合改革。
一是强力推进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提质扩面。锚定“全省领先、全域共兴”为目标,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尽快制订出台《关于持续深化农村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工作协同机制。抓好瑞安、瓯海、平阳和鹿城4个省级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实施(重点)县建设,全面推进其它7个县(市、区)的改革扩面。全域建成县级“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高水平构建现代化为农服务体系,推进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供销社“一十百千”计划,成立1个亿元产业发展基金,3年内建成10 个重点项目,高质量提升100家社有企业(基层社)、改造提升1000个服务网点,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温州辨识度的实践样板和改革成果。
二是强力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政事分开、社企分开,以温州供销集团市场化、实体化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社有企业。以产权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抓手,通过纵向交叉持股、兼并重组等资本运作,推进全市供销社系统企业转型发展、联合发展。完善社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社有企业财务管理。整合优化系统资源,谋划推进项目库建设,布局推进农村产权服务、农产品冷链、农资仓储物流、中药材开发利用等项目,促进社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3.强化三个保障。即: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完善监督治理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力推进党建示范引领。以“双建争先”为牵引,坚定不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认真抓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常态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基层组织规范化水平,努力打造勤廉并重的新时代清廉机关样板。
二是完善监督治理机制,健全完善“三会”制度。进一步强化党委集中领导,理顺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工作机制。大力支持监事会依章履职,加强监事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监事会作用,做好专项监督、专题调研、社情民意等工作,提升监督水平。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供销铁军。实施“1310”供销人才工程,推进人才“引、育、用”一体发展,探索构建育才聚才用才新体系新优势,以“大人才观”着力打造一支懂经济、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爱供销且堪当改革发展重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4.突出四个重点。即:突出抓好农资供应、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流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
一是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服务保障粮食安全。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农资保供专班和全市农资保供联盟工作机制,着力抓好化肥储备和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工作,继续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和“配方肥替代平衡肥”行动,深入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加快农资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农资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全市农资保供能力。
二是强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紧紧围绕温州农业“六个一”产业,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先行引领县创建和县级“三位一体”为农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累计建成农事服务中心55家,争取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稳定在120万亩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合作信用”,深化“政银担”模式,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加强风险控制,提升农信担保服务。
三是强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升农村流通服务水平。积极构建“专业市场+加工储运+集采配送+连锁经营网点+电商”的县域流通体系,推进“温州供销联盟”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做好“土特产”文章,努力为农民提供稳定的供销流通渠道和农产品增值收益机制。大力建设流通服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乐清冷链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持续做好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扩大“供富大篷车”服务范围,创新服务路径,实现覆盖山区5县和偏远区域,常态化服务乡镇65个以上、山村700个以上。
四是强力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积极助力“两重、两新”。健全市县乡三级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支持社有企业开展再生资源和农废回收。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建设,稳步拓宽回收站点覆盖面。主动争取政府支持,积极推动系统再生资源企业和行业协会建设,加快推进分拣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拓展再生资源公务仓等业务,提升再生资源回收服务能力和水平。
- 上一篇:难以定义的跨界殊英 ——吕国英…
- 下一篇:人民日报刊发《十位国企负责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