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七局:砺进争卓越 共赢创一流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曾经,这是一支“钢铁之师”“一流部队”。启航渤海之湾,跨越巴山蜀水,深耕中原大地,一路走来,已整整70个春秋。中建七局矢志不渝、拼搏奋进,出色完成各个时期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大叙事中谱写出一页页宏伟篇章。
迈入新时代,中建七局克难奋进,将央企责任融入地方城市建设,巍然成长为河南省首家“三特三甲”企业。截至2021年,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先后荣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诸多荣誉,以昂扬向上、履责担当的企业形象矗立于社会大众面前。
听党指挥,忠诚奉献 挺起大国脊梁
1952年,新中国百废待兴,中建七局前身——建工部东北管理局第二工程公司在沈阳成立,奉命承建国家“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葫芦岛渤海造船厂等工程,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0世纪60年代,中建七局扎根边陲,以战天斗地的气概、不怕牺牲的热血开拓荒芜,在大小三线建设中完成中国第一座重型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西北地区第一座现代火力发电厂灞桥热电厂等国防军事工业工程138个,工程合格率100%。
1976年唐山地震后,中建七局12700多名官兵火速赶赴驰援,承担开滦煤矿林西矿、唐家庄矿抢修抢建任务,被唐山人民誉为“英雄的部队钢铁的兵,穿云的海燕破雾的鹰”。
身着军装,七局人留下了“顾全大局、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的美名。兵改工后,七局人传承基建工程兵红色基因,孕育提炼出“砺进·共赢”文化,始终践行着“共和国长子”的责任使命。
2021年,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中建七局快速反应,动员7000余人、机械设备近万台,驰援防汛抢险最前线,协助15.8万余名居民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获得河南省各级政府和人民一致好评。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建七局积极参与各地防疫应急项目建设,高效高质完成55个防疫应急项目建设任务,累计建造面积约200万平方米,病房数量4.2万间、床位4.5万张,有力展现了大国央企的责任担当和强大实力。
抗洪抢险、灾区援建、定点扶贫、捐资助学……中建七局以消费帮扶、教育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党建帮扶为抓手,累计投入近1500万元;助力“六稳”“六保”,每年带动上下游近20万人就业;打造“情暖童心”“爱心送考”志愿品牌,每年开展志愿公益服务数百次,彰显央企正能量。
搏击红海,跨越前行 勇立发展潮头
1983年秋,国务院、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基建工程兵由军转企。从“解放思想”到“找米下锅”,中建七局紧盯市场,在改编次年冬天成功中标河南财经学院项目,并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招生”,极大鼓舞了员工士气。在福州,中建七局高质量建成当时的福州第一高楼——福建省外贸中心工程,在当地引起极大轰动。
靠着敢打硬仗、勇于拼搏的钢铁意志,中建七局在红海搏杀中开辟生路,并开始谋划更大的发展。
紧跟国家战略,中建七局组建华东、南方、西南、北方四大分局,中原、福建、陕西、华中四大区域总部,形成“4+4”市场区域布局,深耕河南、福建两大核心市场,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热点区域。
聚焦高端拓展,在大型公建领域,打造“东方的悉尼歌剧院”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世界汉文学大会永久会址汉中汉文化博览园,“世界第一花卉交易中心”昆明斗南花卉小镇等高端项目,企业核心竞争力再度提升。
深耕基建领域,中建七局持续打造以公路、桥梁、地铁、隧道等为核心的优势产品。湖北保神高速、曲靖三清高速、郑州南四环等一大批民心工程交付通车;郑州地铁6号线、青岛地铁9号线、长春地铁9号线加速建设,书写“地下长龙”的奇迹。
践行“一带一路”,从20世纪80年代多次以劳务输出的方式出征海外,迈出国际化第一步,到2016年初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返海外市场,中建七局业务拓展至十余个海外国别市场,承接巴基斯坦PKM项目(第3标段)、尼泊尔道路项目、肯尼亚内罗毕公园路保障房项目、援塞内加尔4座体育场维修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逐步形成南亚、东南亚、中东三个成熟市场。
敢闯敢拼,变革图强 开启崭新征程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1997年8月,为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建七局总部挥师北上,从南阳搬迁河南省会郑州。2005年1月,成为中建系统两家率先实施董事会制度的试点企业之一。2007年12月,伴随着中建股份公司整体上市的步伐,完成有限公司改制。至此,一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构架基本搭建完毕。
九月,郑州滨河国际新城游人如织、车水马龙,16.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6公里通达路网、1200亩生态水系、5500亩“城市绿肺”、医疗、教育、商业资源聚合成链……这是中建七局投资、建设、运营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典范,也是企业转型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中建七局顺应行业形势变化,业务结构和产品类型不断升级,逐步打造工程建设、投资发展、专业运营、规划设计、国际工程5大业务板块,形成“产业链一体化”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业务发展格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自2008年河南省周口市“六桥一路三馆”项目开始,中建七局投资业务以BT模式为突破,牢牢把握“中原城市群”“海西经济区”建设发展契机,实现迅速成长。截至2021年底,在各大城市累计投资项目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投资建设“十三五”全国投资最大的干线公路项目三门峡国道310南移新建工程、福建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泉州白沙棚改项目等。在地产领域,中建七局先后在郑州、福州、苏州、西安等13个城市布子落局,“院、府、郡、苑”四个产品系竞相发力,2021年进入河南省本土房企前十强。
迈入“十四五”,中建七局秉持高质量发展的长期主张,致力于成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提供商、助力城市发展的综合方案解决商、携手伙伴共赢的生态系统服务商,转型发展再提速。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汇聚蓬勃力量
大道行思,取则致远。中建七局改革发展、砥砺前行的每一步,都讲述着创新求变、绿色发展的精彩故事。
2010年,在众多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的强力支撑下,中建七局成功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系中建系统第三家。中建七局逐步构建起“四站三新三地一中心”新格局,为企业高质量提供科技引领。
巍峨山下,白云生处,营盘山内,别有洞天。2022年8月19日,伴随“轰隆”一声炮响,由中建七局承建的中建第一长隧——云南华丽高速营盘山隧道全线贯通。项目立项住建部科研课题,攻克世界级泄水难题,将路线通行时间由2小时缩短为8分钟。
在中原腹地,攻克“河南第一高墩”,打通“河南最长隧道”,“四桥合龙”上演天堑变通途;在广袤林区,勇挑全线“硬骨头”节点工程,助力神农架林区跨入“高速时代”……众多科技创新成果的加持,让中建七局这个建筑“老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践行“双碳”战略,中建七局勇担建筑企业转型发展之责。获评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河南新密、巩义和福建闽清三个装配式工厂全面投产;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施工现场构件高效吊装安装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通过评定,河南省首个高层装配式住宅小区顺利交房,建筑工业化成绩卓然。
争当创新发展排头兵,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近年来,形成国际先进建造技术60余项。2021年,主参编行业、地方团体标准71部,获各类科技奖30项,获批省级工法229项,获省部级以上BIM大赛奖项300项,获国际专利3项、发明专利7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41项。同时,创省部级及以上优质工程76项,其中鲁班奖工程6项,国优金奖工程1项,国优工程3项,詹天佑奖工程2项,以品质履约赢得市场,以精品工程致敬城市。
强根铸魂,擎旗奋进 谱写时代华章
2021年6月28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建七局党委荣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中建七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方胜利现场接受表彰。2022年,中建七局职工白梅同志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这样的高光时刻,正是中建七局高举“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缩影。
无论是做好顶层设计、建强两级总部组织体系,还是强化阵地建设、打造党建活动中心和企业文化展览馆;无论是“五式协同抓党建”品牌塑造,还是全方位党建工作调研、党建季度例会,又或是“三型”党组织研讨班、党员榜样的评选,中建七局不断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9000余名党员筑起了企业发展的坚强堡垒。
贯彻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人才领先战略,践行“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中建七局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持续加大优秀干部发现培养使用力度,打造高素质领导团队。注重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发布《“十四五”人力资源专项规划》,明确人才发展方向,搭建“青云计划”培养体系,分级分层落实人才培养工作,动态建立一支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从“谋发展”到“大发展”,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从“系统领先”到“行业领先”。在奋进征程中,七局人的发展思路愈来愈明晰,气象也愈来愈恢弘。如今,一支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队伍正整装前行,以奋斗之歌谱写时代华章。
七十年筚路蓝缕、奋勇图强,七十年栉风沐雨、勇立潮头。伫立于中国建筑组建四十周年、中建七局成立七十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之上,中建七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建集团“一创五强”战略目标,聚焦“三个致力”,推进“四个管理现代化”,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上一篇:有志有为年轻人在乡村一线创新创…
- 下一篇:际华3534公司组织开展关键工序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