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改革实践

“多多农园”落户云南保山 拼多多新农商机制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题

时间:2021-10-14 11:10:04来源:《财经》作者:《财经》新媒体 点击:

中国99%的咖啡产量来自云南,但这片土地上的咖农们只能获取1%的利润。即使有咖啡巨头的供货商身份“贴金”,仍难掩盖云南咖啡价值的低估窘境。4月22日,拼多多宣布推出创新扶贫助农模式“多多农园”,首站落户云南保山。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打造1000个“多多农园”项目。

在业内看来,未形成内产内销的稳定机制,缺乏市场占有率足够大的自主品牌是造成问题的主因。而“多多农园”开创了以档卡户为主体的上行模式,在此机制下,上下游的利益将形成持续且微妙的博弈与再平衡,博弈的结果无疑在整体上有利于农民。而帮助咖农改变弱势地位,能更好地验证多多农园模式的可行性。

价格下跌咖农陷亏损困境

云南有百年咖啡种植史,咖啡产量占据中国近99%的份额,但绝大部分咖啡豆只能作为速溶咖啡的原料,以最低价被收购。

公开数据显示,2017—2018咖啡采收季,云南咖啡遭到国际咖啡期货价格低迷的影响,生豆价格基本徘徊在13—15元/千克,直接逼近农民种植咖啡成本价,甚至部分农民出现亏损。

保山的潞江坝丛岗村和赧亢村,是当地的两个贫困村,多年来村民大多依靠种植咖啡为生。由于利益有限,丛岗村的咖农们在生产周期无心管控,导致咖啡豆先天养分不足;后期采摘时,又为了省事红绿果一把捋,以至于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不符合收购商的标准——勉强合格的拿去做速溶咖啡,其余则全是废果。


8月20日,云南保山隆阳区的赧丛咖啡种植合作社第一次分红,副区长马骎为贫困户发放分红。“在区、镇、村各级政府和拼多多的全程指导下,合作社成立仅一年多就实现了首次分红。”赧丛咖啡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杨良清表示,此次分红大会将向赧亢村、丛岗村1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分红款30900元,咖啡专用肥103袋,共计44290元。
 

恶性循环之下,丛岗村的咖啡树遭大量砍伐,青壮年成批外出打工。

而在整个咖啡产业链中,上游种植环节生豆的价值贡献利益分配占比仅为1%。

据金融数据研究服务平台JingData测算,整个咖啡产业链中,上游种植环节生豆的价值贡献约为17.1元/公斤,中游深加工环节烘焙豆的价值贡献约为83元/公斤,下游流通环节的价值则暴增至1567元/公斤,三个环节利益分配占比分别为1%,6%和93%,提供土地、人力以及咖啡豆的上游环节,几乎成了免费劳动力。

云南热经所产业专家胡发广指出,咖啡行业利润率充足,但是和咖农无关。如果现有链条不打破,云南咖农不可能靠种植致富。

“云南咖啡难题是多原因的共同结果。”胡发广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在国际收购方面前,咖农们没有任何话语权,常年遭低于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的压价。而国际高端咖啡的定价权在纽约、伦敦和东京交易所,云南咖啡只能和巴西、哥伦比亚、印尼等大规模咖啡园进行价格竞争,在成本上毫无竞争力。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未形成内产内销的稳定机制,也没有市占率足够大的自主品牌。

破解品牌竞争力不足难题

为了扭转现有局面,拼多多农货团队联合产业和农业专家商讨了多种模式,最终确定了利益引导、高维突破(精品种植)、品牌致胜的三步走战略。

3月底,拼多多6家平台商家以40.76万元的价格,溢价收购了建档立卡贫困户42.53吨咖啡豆等原料。不过,多多大学负责人蓝天认为,“溢价收购只是纾一时之难,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希望将此作为敲门砖,引导农户主动参与并建立‘新农商’机制。”

所谓“新农商”机制,是以建档立卡户集合的合作社为主体,从而建立农货上行和品牌培育的新模式。该机制中,拼多多将携手地方政府,打造以新农人为创业带头人,工厂、代运营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务,政府监督、平台扶持的新农商发展模式,以确保档卡户的核心利益。

作为“多多农园”保山项目的科研带头人,胡发广不太清楚“新农商”机制,但他对“高维突破”战略充满信心,“只有大面积推广高价优质咖啡品种,才能打破既有的弱势链条,走出一条新路。”

3月初,胡发广正式带领团队进驻丛岗村,围绕精品咖啡培育和复合生态套种开展实验。在胡发广看来,找到合适的高端咖啡品种并不难,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村民进行大规模替换种植,并在生产周期和加工环节实现标准化、品质化作业。“引导农户精心培育,改进水洗、日晒等工序,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团队的工作重点。”

胡发广认为,按照“多多农园”的既定规划,村民的收益可以显著提升。他举例称,目前云南超过95%的咖啡是阿拉比卡的变种卡蒂姆,收购价在10元/公斤左右,而新的试验品种,市场价格为30元/公斤。虽然后者产量略低,但每亩的产出将有850元至1000元左右的提升。

“高端品种不愁卖,而且成品不再是速溶咖啡,而是烘焙豆以及精品咖啡。”胡发广如是说。

景兰咖啡是国内规模前三的咖啡生产企业,也是拼多多的类目头部商家之一。在景兰咖啡董事长黄伟看来,如果形成稳定的高端咖啡豆供应链,国内品牌的竞争力也将水涨船高。“以往只能是有什么豆子收什么豆子,以后是市场需求什么豆子就种什么豆子,云南咖啡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必将大幅提升。”

按“多多农园”规划,保山咖啡豆将经历平台兜底、市场充分竞争,以及形成品牌3个阶段。据蓝天介绍,“新农商”可以自由选择线下收购商或者其他电商渠道;而出现销路受阻的情况时,拼多多则会联合平台商家进行“兜底”。

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保山小组组长、保山市政府副秘书长周行君表示,拼多多致力于通过改造种植、加工、销售环节,既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又从长远带动农业产业的升级,确保整个行动可落地见实效,希望多多农园逐步覆盖整个保山,把好的经验和模式推广到全国。

亟待完善长效稳定产销机制

事实上,依托创新的“拼农货”模式,拼多多解决了传统搜索电商场景下,农货被动等待搜索、销量难以持续的普遍性难题,通过主动向4亿消费者呈现“产地直发”优质水果的方式,帮助“小农户”连接“大市场”。

拼多多创始人、CEO黄峥曾表示,电商企业参与扶贫工作,核心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让贫困地区有产就有销,多劳能多得。

不过,中国大部分农产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地理条件复杂,而农产品的成熟期又相对短暂,如何精准匹配生产与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归集效应,从而帮助贫困地区形成长效稳定的产销机制对电商行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由于链条冗长,各类主体分散,农产品很难实现标准化。出于不确定性,很少有民营资本愿意投入‘最初一公里’的建设。”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表示,“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农业是大产业,也是大机遇。拼多多将通过更多多多农园落地项目,持续提升覆盖产区的土地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助力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实现平台长期稳定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拼多多平台已累计帮扶139600户建档立卡扶贫家庭,产生超过21亿笔助农订单,累计销售109亿斤农产品,相关交易总额达510亿元。

除云南保山外,首期“多多农园”将有5个示范项目于云南逐步进行,分别涉及茶叶、核桃、雪莲果、花椒、特色菌菇等。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在云南等8个省及自治州落地1000个“多多农园”示范项目,形成覆盖西南和西北两大区域的新业态。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分析认为,新模式的出现,对农产区和市场进行了双向渗透,从而进一步解决了农货产销结合的问题,打通了一条可持续的上行通路。

拼多多将乡村振兴和扶贫根植于企业发展内核,开拓了深具社会影响力的发展模式。“多多农园”则瞄准了农业产业利益分配、农村人才留存等核心问题,该模式若成功,将推动很多农村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在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著名扶贫专家李小云看来,“中国真正的农产品品牌很少,‘多多农园’的长期目标,应该是引导农户创立一批高品质、高认知的品牌。”

《中国集体经济》期刊 | 期刊简介 | 通知公告 | 联系方式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广告联系 | 理事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2021 中国集体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851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7

刷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