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产业振兴

以科技鉴定护航成果转化 一季度轻工科技成果鉴定55项

时间:2025-05-19 09:15:27来源:中国集体经济网作者:中国轻工 点击:

  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完善轻工科技创新促进机制,建立形成创新平台、成果鉴定、科技奖励等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
 

  近年来,轻工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产品加快升级迭代,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通过持续强化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保驾护航。经全国性轻工行业协会、学会,地方省级轻工行业协会,以及行业专家等审核推荐,2025年一季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对55项成果进行了鉴定,涉及家电、五金、食品、造纸、照明电器、陶瓷、自行车、塑料、皮革、电池、轻工机械等行业领域。部分典型成果介绍如下:
 

  一体三滚筒洗衣机
 

  创新升级服务美好生活需要: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牵头,在行业内首创一体三滚筒洗衣机,实现了多模式洗涤精准运行和平衡控制,解决了用户不同衣物不能分类同洗的痛点。该产品已于3月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主办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首发,市场关注度高,产品交付以来,获得客户高度评价。北京工商大学联合伊利集团,基于风味与健康双导向提升婴配粉功能品质新思路,创建了感官偏好智能识别系统,开发了益生元、益生菌协同配方和基于低聚糖协同钙源优化的营养增效技术,实现了风味感知与营养吸收双向提升。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突破了多光色控制和调节技术,开发的PAR灯实现了色温、亮度和光束角的便捷调控和防水功能,在商业、工业、家居等室内外场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15槽10极永磁电机的压缩机和空调
 

  关键零部件解决急难愁盼: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牵头,创新采用电磁损耗均衡与漏磁抑制方法,攻克了15槽10极永磁电机在功率密度提升过程中的能效衰减难题,提升电机功率密度和效率的同时,实现了稀土用量减少28%;提升了压缩机系统高频运行稳定性,同时改善了振动噪声。应用领域覆盖高效变频空调、热泵热水器、除湿机、干衣机等变频压缩机场景。广东洛梵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电助力自行车用超大扭矩自动内变速器,攻克了产品智能变速、高负载场景变速易卡死、变速器小体积与大扭矩的矛盾等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自行车的传动性能和骑行舒适度。
 

  细胞培养用高端氨基酸产品
 

  生物制造革新传统生产方式: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重点院校和上下游企业,创新了高端氨基酸育种技术体系及代谢调控方法,开发了高端氨基酸的发酵多参数采集及精准控制方法,实现了谷氨酰胺、半胱氨酸一水物、组氨酸,以及胱氨酸二盐和胱氨酸的大规模生产,打破了国外垄断,满足了抗体药物等生产用细胞培养基产业化应用要求。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牵头,创制了高载量、高复用的固定化酶连续催化技术,大幅提高了酶的工业应用性能及生产效率,实现了年联产D-阿洛酮糖与葡萄糖酸/内酯万吨级的生产示范,降本增效。
 

  柔性面料智能缝制装备
 

  智能制造提升生产效率: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制了柔性面料智能缝制关键技术和装备,突破了缝料感知实时性差与计算复杂度高的技术瓶颈,开发了系列新型平缝机、包缝机、模板机、自动机等典型产品,解决了多样化缝纫场景下送料模式柔性化适配的行业性难题,极大提升了设备的缝纫适应性。华南理工大学联合龙头企业,创立了脉冲电场介导的植物活性组分稳态保护与梯次提取理论,构建了甜叶菊活性物提取技术体系,研制了脉冲电场精准处理系统与智能化装备,建成了10 吨/小时罗汉果甜苷、甜菊苷提制生产线,实现了罗汉果等的全果综合利用。
 

  新型锂硫电池应用场景
 

  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面向国家对高比能、高比功率电池的迫切需求,开发出高均匀、大面积硫正极及大容量锂硫电池的批量制备和电池组成技术,并形成系统比能量460 Wh/kg的电池组批量生产能力,产品已应用于多种无人机等装备,满足了新型装备安全、轻质、长航时、大功率应用的需求。上海绿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工商大学等产学研合作,突破了聚苯醚发泡板材超临界连续挤出的工业化制备关键技术,实现了具有V0阻燃等级、低介电性能、高压缩强度等优异性能的发泡板材的连续化规模生产,在轨道交通、新能源电池、低空经济、高频高速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这些科技成果在服务国家战略、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引领消费升级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获得了行业和消费者的认可,下一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将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机遇,持续完善轻工科技创新促进机制,深化科技成果鉴定对成果转化的护航作用,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高效转化,加快发展轻工业新质生产力。
 

《中国集体经济》期刊 | 期刊简介 | 通知公告 | 联系方式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广告联系 | 理事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2021 中国集体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851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7

刷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