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怀宁县做好“土特产”文章 以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怀宁县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拓宽“两山”转换通道,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蓝莓产业,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怀宁蓝莓”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成功创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安徽省“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县,入选首批安徽省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2022年,怀宁蓝莓产业发展经验做法先后4次受到时任省委书记郑栅洁肯定,并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作为全省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典型案例推广。
一、基本情况
(一)深入挖掘“土”的资源。怀宁地处北纬30°线附近,属低山丘陵地貌,生态优越,物种丰富,气候湿润,土壤有机质高,境内丘陵面积95万亩,丘陵土壤90%以上为红壤、黄棕壤,呈酸性至微酸性,是蓝莓种植的天然基地,经资源调查全县共有10.5万亩的面积适宜种植蓝莓。目前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7.8万亩,为长三角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2022年蓝莓鲜果产量达到2.1万吨。与浙江蓝美科技合作,深入开展“育繁推一体化”建设,精选种植具有高抗逆性、高抗病性、良好可栽培性的“蓝美1号”加工果,为深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稳定的原材料。计划到2025年蓝莓种植面积达10万亩。
(二)持续放大“特”的优势。坚定不移打造“一县一业(蓝莓)”全产业链,千方百计、久久为功,把蓝莓产业做到极致,在全国打响“怀宁蓝莓”的名号,将蓝莓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加速蓝莓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逐步实现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品牌”转变。投资3亿元建成集冷链、仓储、分拣、深加工、交易为一体的蓝莓产业园,现有蓝莓精深加工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20.55亿元,其中浙江蓝美投资建设的蓝莓果汁及花青素项目建成达产。蓝莓深加工年处理能力达5万吨,综合产值达50亿元,计划到2025年蓝莓深加工能力达1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三)不断推动“产”的融合。依托蓝莓基地、蓝莓精品园、蓝莓深加工企业和独秀山等自然人文景点,整合乡镇要素资源,总体规划面积14.5万亩,投资近13亿元集中打造以蓝莓为特色产业的独秀乡村振兴示范区。建成蓝莓成果展示中心、科普研发中心、物流电商中心及蓝莓商业街,打造独秀山公园、马拉松生态廊道等蓝莓产业融合品牌,已成功举办五届怀宁蓝莓文化旅游节,开展马拉松、健康骑行、健步走等系列文体活动。计划到2025年户外拓展、生态采摘、休闲旅游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
二、国家发改委主任、时任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调研要求贯彻落实情况
2022年6月10日,时任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来怀宁调研,先后到怀宁县独秀乡村振兴示范区内的皖西南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站、公岭镇三铺村的裕丰蓝莓基地,详细了解示范区规划建设和皖西南试验站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创业孵化等情况,实地察看蓝莓长势,听取蓝莓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充分肯定了怀宁蓝莓产业发展和“产学研用”等方面工作,对怀宁蓝莓产业发展提出要求。
怀宁县认真贯彻落实郑栅洁书记调研指示要求,一是针对郑书记要求的“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做好‘接二连三’文章”。怀宁县以三桥怀宁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和黄墩怀宁绿色食品产业园为抓手,引进绿色食品产业项目7个、总投资72.55亿元,全县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达89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98.69亿元,居全市首位。二是针对郑书记要求的“推进农业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农业智慧平台建设,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推动实验室的‘盆景’成为产业发展的‘风景’”。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持续推动皖西南综合实验站提档升级,在土壤监测、种苗研发、科学田管、产业联盟上深度合作,提升蓝莓品质,推广示范种植,服务面积达5000亩。成功组建省级绿色食品(蓝莓)科技特派团,获批国家级“安徽怀宁蓝莓科技小院”,扎实推进金拱、马庙等9个乡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三是针对郑书记要求的“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纵深推进“四带一自”产业帮扶,3241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发展产业到户项目,兑现奖补资金656.3万元。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576个,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转移就业16513人。全年产业发展衔接资金投入9265万元,占衔接资金总量的58.3%,其中到村产业7848万元。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6655元,增速1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42元,同比增长7.0%,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怀宁县按照“选准一个特色产业,稳定一套增收机制,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思路,坚定不移推动“小蓝莓”形成“大产业”,着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县富民的经济优势,有力推动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一)推动“六化”协同,做强蓝莓产业
聚焦土地规模化,厚植全产业链发展基础。大力整合零散土地资源,提升低效山地利用率,实施土地“回”集体、芭茅山改造行动,不断壮大蓝莓种植规模,形成“一县一业(特)”。以蓝莓产业为核心,先行先试打造怀宁独秀乡村振兴示范区,其核心区“蓝莓特色小镇”黄墩镇就有1.53万亩种植规模,该镇由镇政府牵头、村集体参与,面向市场服务产业化发展,大力进行土地流转,全镇统一租金、统一合同,将土地从村民手中流转到村,再由村里交给企业。通过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为蓝莓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县198家种植企业发展集中连片种植,千亩以上种植企业7家,500亩以上企业15家,100亩以上企业140家,占比70%。
聚焦组织企业化,提高产业发展规范化水平。为避免农户分散种植蓝莓带来的品种不统一、设施投入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制定《蓝莓生产技术规程》《蓝莓鲜果分级标准》《蓝莓鲜果储藏保鲜技术规程》《蓝莓鲜果冷冻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指导蓝莓企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双招双引”,撬动社会资本约10亿元,推动蓝莓企业做大做强。2016年,在上海经商的陈拥军回乡投资3000万元创办裕丰蓝莓公司,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现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鲜果及加工后的蓝莓干、酒、饮料等产品,远销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效益明显。2020年,县乡村发展公司与全县15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建54家合资公司发展蓝莓,提升了企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水平;2022年,县委县政府为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竞争力,实施了“一村一企”行动,大力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造,提升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县已成立254家股份公司,谋划自主经营项目446个,力争“十四五”末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3-5个企业。企业化种植有力推动蓝莓种植上规模、上档次,更好地适应了市场化发展需求。
聚焦服务社会化,推动产业机械化发展。县政府设立正科级事业单位蓝莓产业发展中心,具体谋划协调蓝莓产业发展;成立蓝莓协会、组建蓝莓发展联合体,依托公益性和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实行培育种苗统一、肥料采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做到与蓝莓种植企业深层次对接;搭建信息交流咨询平台,指导帮助企业解决蓝莓灰霉病、根腐病、丰产栽培、农药安全使用等30余项生产技术难题,培育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209人,举办各类培训班108期,把科技渗透到千家万户。大力推进“两强一增”行动,推动蓝莓产业提质增效,鼓励企业机械化发展,仅独秀山蓝莓公司就建成投产5条国内技术先进的灌装生产线。蓝莓机械采摘机、蓝莓自动分选机等一批设备的投入应用,将缓解蓝莓集中上市“采摘难”问题,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聚焦经营市场化,持续延伸产业链条。围绕蓝莓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紧盯全国蓝莓销售市场梯次上市的档期,及时调整早熟、质优、价高的蓝莓种植品种“莱克西”“蜜斯提”等10余个,抢占市场份额,从种植端开始提高蓝莓经济效益。推广种植产量较普通蓝莓高两倍的“蓝美1号”为深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加强蓝莓冷链、仓储、分拣、交易、深加工、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招引、培育深加工与销售企业主体如上海爱福斯、安徽恰卜恰、玘隽食品等入驻产业园,培育壮大蓝莓市场。围绕“大健康”概念,与浙江蓝美公司合作,建设以生产蓝莓花青素等蓝莓高端产品的蓝莓产业园。2022年11月,国内首个“蓝美1号”蓝莓花色苷提取生产线在怀宁正式投产,实现蓝莓种植、采摘、高值化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的闭环,推动国内外蓝莓花色苷在食品、保健品、药品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聚焦技术现代化,提升产业智慧化水平。县政府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皖西南综合试验站、怀宁蓝莓研究院,建成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为蓝莓育种、种植、保鲜、加工、科学研究提供支撑。与中国农科院、安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哈工大等科研院所开展蓝莓冻干果、蓝莓花青素等加工工艺合作。鼓励企业与院校合作,加大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聘请农业农村部小浆果首席专家李亚东教授、中科院植物研究院於虹主任为发展顾问,为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与中国联通合作,投入6800万元,推广运用“5G+物联网”技术,逐步建立蓝莓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智慧蓝莓”全过程管理。目前,全县已构建7 个智慧农业应用场景。禾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智慧农业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远程监测,借助5G输入调整时间、指标参数等相关数据,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影响蓝莓生长的树叶虫害、土壤、温度等问题,让企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科技赋能的便利和好处。
聚焦产品品牌化,提升产业知名度。成功创建“怀宁蓝莓” 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怀宁蓝莓入选2021年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建成3.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蓝莓)标准化生产基地。引入国内知名水果销售商共建蓝莓综合供应链服务体系,构建国有控股的怀宁蓝乡供应链管理公司,作为政府指定销售平台,通过“统一品牌、统一分拣、统一包装、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加强品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蓝莓品牌溢价能力,打造最具地方特色的名片产业。每年以“游独秀故里、品怀宁蓝莓”为主题,举办蓝莓节庆活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中央台《新闻直播间》推介“怀宁蓝莓”,品牌知晓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
(二)实现“三链”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价值链。深挖蓝莓全产业链价值,以拓展产业增值空间为重点,通过延长产业链拓宽蓝莓产业发展之路,围绕蓝莓精深加工积极引进下游产业,发展蓝莓干、蓝莓酱、蓝莓汁、蓝莓酒、蓝莓酵素、蓝莓花青素等系列产品,使得蓝莓从单纯的农产品转变为高附加值的商品。“蓝美1号”蓝莓冻果的年均总收入为41017万元,经深加工提取的花青素等产品年均总销售收入为58874万元,增加了17857万元、增值了43.53%。下一步,随着蓝莓产业深度融合大健康产业,布局蓝莓在药品、化妆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等方面项目,将有更为广泛的增值空间。
贯通金融链。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创新财政和金融协同支农机制,初期财政预算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蓝莓产业发展,并配套奖补2千多万元;与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搭建“政银担企”四方合作平台,获得授信5.7亿元,前三年县财政予以贴息保障,实现蓝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村集体经济壮大。目前县内所有银行均对蓝莓企业进行无抵押授信贷款,已经完成蓝莓产业贷款发放1.78亿元(其中蓝莓种植增效工程贷款0.4亿元,惠及38家经营者主体;产业助推工程贷款1.38亿元,惠及27个具体项目),2022年度,蓝莓产业贷款总规模达到2亿元,有效解决蓝莓持续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资金需求问题。
密切利益链。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合作发展、务工就业、生产托管、开办农家乐等有效举措,实现了“一地生五金”:即土地流转“获租金”、资金入股“变股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订单种植“得售金”、生态旅游“赢现金”,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2019年,怀宁县蓝莓产业发展公司通过“企业+村”的方式吸收全县19个脱贫村入股760万元,与安徽德琳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发展蓝莓,前5年19个村每年获取固定收益45.6万元,5年后每年根据企业收益获取更多分红。全县95%的乡镇发展蓝莓,78%的行政村将蓝莓作为村级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已有15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入股与县乡村公司合作发展蓝莓产业,村均蓝莓收益超15万元,年增加用工1.1万余人次,带动脱贫群众3000余户次,户均增收5000—8000元不等。
蓝莓产业的发展,美化了自然环境,山更青、水更绿;优化了人居环境,路更宽、地更净;带动了农业增收,既富民、又富村,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契合了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的发展思路,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趟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 上一篇:肩负新时代联社发展使命 为集体…
- 下一篇: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九成半 全年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