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探讨

张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4-18 09:44:22来源:中国集体经济网作者:张季 点击:

  张季 | 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以下是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理事长张季先生在2023全球产业发展论坛的演讲全文: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有机构预测,全年经济增长5.2%左右,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今年我国仍是全球增长的最大引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3。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标志,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表重要论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总书记在论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部分时,专门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强调;今年5月,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也提到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天,我们召开全球产业发展论坛,共同探索全球产业格局,探讨如何加快建设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把握:
 

  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23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但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困难和挑战。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归根到底是需要各产业有序衔接、产业运行安全稳定,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充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方面要提升中高端消费品供给能力,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另一方面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收入水平,让人民有能力消费。为此,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在发展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重大举措。现代化产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根基。尤其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高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必须紧紧抓住产业现代化这个关键,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物质技术基础。
 

  二、新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备坚实的基础
 

  进入新时代后,我国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形成了产业规模优势、体系优势和部分领域领先优势,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2012年到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突破40万亿元大关。2022年,我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为18%,我国GDP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在18%左右,但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的20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具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新能源汽车、光伏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纵横铺设,构建了全球最大5G商用网络,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入推进,成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农业基础地位继续稳固。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2万亿斤;自2015年起,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八年超过1.3万亿斤。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农业基础性作用发挥更加充分,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服务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2012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24.49万亿元;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为63.8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2.8%,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8%;2022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近6万亿元,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服务业企业不断优化传统生产和消费方式,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落实落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举措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结合会议精神的学习,我理解要落实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举措主要有这么几方面: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补上工业化基础、深层次积累等方面的差距,不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安全水平。三是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四是优化创新体系布局,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进一步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体系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
 

  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一是支持企业深度拓展国内、国际市场,营造良好竞争环境,实现符合市场规律的优胜劣汰。二是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和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三是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二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树立大农业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加快构建现代化服务业新体系。一是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二是推动服务业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升服务业供给质量和品质效率。
 

  深入提高环境、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一是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二是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构建新型绿色金融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三是改造升级传统基础设施,加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和升级。
 

  总之,我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们拥有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注入强大动力,宏观政策对经济发展持续提供支撑,且政策空间仍然较足,我国物价较低,中央政府债务水平不高,有条件加力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蕴含新机遇,这些将催生产业变革,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中国集体经济》期刊 | 期刊简介 | 通知公告 | 联系方式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广告联系 | 理事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2021 中国集体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851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7

刷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