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财经金融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时间:2023-02-08 11:35:47来源:中国金融作者:陈意 郭梦恬 点击: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力量,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在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金融创新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从实践情况来看,金融供给不足仍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掣肘,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金融难题仍需进行创新思考。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政策内涵一致

  从经济发展的维度看,共同富裕不仅要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还要求不同群体间的差距得到合理控制和缩小。2021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约为1.24万美元,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下限。2020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68,已超过国际上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基尼系数0.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处于高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面临巨大挑战。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65%的相对稳定阶段,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成为共同富裕的主要抓手。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发展集体经济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基础和重要保证。乡村集体经济振兴,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促进农村内生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这是当前解决农村问题的指导性路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只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才能使个体农民与现代市场相衔接。我国城乡差距高位运行,要巩固脱贫效果,保证脱贫和致富的有效衔接,提高农民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面临较严重的金融供给不足和资金脱节现象。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缺乏来自银行机构等正规金融系统的支持,其所能自筹到的资金非常有限。二是尽管我国财政向农村投入了大量的扶持资金,公共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提升,但农民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不高,反而形成对国家的高度依赖。三是国家投入三农资金多以项目制方式进行,由于缺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化的有效承接,资金使用与基层农民真正的需求存在脱节。四是部分财政资金使用未经充分调研,往往花了钱却起不到实际的发展作用。因此,只有把握集体经济的特殊金融逻辑,才能有效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问题,推进金融供给有效落地。

  农村集体经济金融供给可分为内部金融供给和外部金融供给两种形式。外部金融供给主要依托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和金融创新产品,比如“农股贷”“土地信托”“政银担”等模式,引导外部资本下乡,赋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振兴。内部金融供给则以激活农村内生动力为出发点,主要是以村社为主体的非正规金融业务,如资金互助社、合作社金融、互联网金融以及当前“三变改革”模式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变革融资方式。本文选取三个典型的金融实践案例,剖析其蕴含的集体经济金融逻辑。

  案例一:以资金互助社为主体的“内置金融”实践(集体经济组织主导)。

  资金互助社为主体的“内置金融”实践以村社为主体,资金融通以村民内部融资为主。“郝堂村”是最早实现“内置金融”的乡村,在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的大力推动下成功落地,是“内置金融”的成功案例,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也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经营模式。该“内置金融”实践的主要内容是:成立以村民为主的资金互助社(在村社内部建立金融合作),资金来源主要为种子资金(政府或机构或乡贤引导投入)、村民自筹或自愿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的方式;农民可以以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资金互助社实现抵押贷款,或者转让变现;资金互助社的资金利息主要用于农村老人养老;集体统一开发土地,土地的增值收益归农民共享。

  案例二:金融机构创新推进土地流转(外部资本主导)。

  中信集团的“土地流转信托模式”体现了“村民—村委会(集体组织)—中信信托”的委托代理关系,以信托计划的方式运营土地资产,获得外部融资。这种外部资本主导的土地融资模式,一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作为资产委托方,土地性质不变,农民获益的直接性、保障性既符合社会主义本质,也遵循市场经济运作,能够盘活土地资产;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方式,通过外部资金引入,在专业经营和资本规模上都具有优势。

  案例三:“三变改革”实践的金融创新。

  贵州省六盘水市推行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已连续三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发展的新思路,也成为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重点。其金融创新内容包括:通过对农村资源的整合,扫清传统农村金融障碍,激发了各种金融创新应用;探索“土地经营权+信用”“土地经营权+其他抵押物”“土地经营权+担保”“土地经营权+平台”等混合抵押贷款模式;积极做好“三变改革”企业辅导培育,推动企业有效参与资本市场,引导企业挂牌上市。

  综上金融实践可以看出,农村集体经济的本质和发展特征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金融支持的特殊性。第一,农村集体经济一定程度上会产生金融排斥效应。在计划经济时代,集体经济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推进,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断下降,其在金融服务获得上也呈一定程度的金融排斥现象。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宏观渗透度和微观使用度均不高,抑制了集体经济的振兴与发展。第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外部正规金融渗透度低。目前我国农村仍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长期强调“分”,农村集体经济的土地和生产性固定资产被平均分配到户,集体资产所剩无几,集体经济的发展逐渐被淡化,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小、经济基础差。在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农民分散的背景下,集体经济很难引入正规金融资金。第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融通与农村土地流转密切相关。在土地分散的情况下,农村产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受到限制,农村集体经济很难引入外部金融资本,这就要求农户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加速流转。目前,农村土地主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集中,土地的集中化、规模化也使得外部资本下乡的趋势更为明显。第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模式以村民主体性为目标。农村集体经济只有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才能提升村社、村民的主导性和活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致富的问题。农村集体经济金融要以村民为主导,选择适合村民的自主、自愿、有效、有利的金融应用模式,实现村民的主体性。第五,农村集体经济资金融通以产业项目为载体。受限于农村当地的资源环境,多数村集体组织的经营管理经验不足,特别是缺乏产业引领和骨干型企业支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许多农村产业单一,同质化严重,可持续性不强。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刚登记办证就向银行申请贷款,因为缺乏产业支撑,往往无法通过审批。

  满足农村集体经济金融需求的实现路径

  金融模式设计创新只有符合农村集体经济的特性,才能有效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村产业振兴和共同富裕。

  第一,厘清农村集体经济特殊的金融逻辑。农村集体经济金融支持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有效改变农村集体经济长期以来的金融排斥环境,二是在金融创新上坚持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的集体所有制根本性质不变,三是推进土地等集体经济资产确权、转让、交易等市场机制的完善,四是保障农民依托集体产权的主体地位和收益权不受影响,五是推动金融解决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二,逐步改变单一路径依赖,实现内外源融资互补。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金融支持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化商业化的经济组织来完成,而必须坚持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既保证农村集体产权不发生变化,又保障农民利益不受影响,保持农业规模化发展的优势,有效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满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需求的来源不能单纯依靠正规金融机构或村社主体的“内置金融”,而必须将外部融资和内源融资互补结合,一村一策,共同发力。

  第三,加快明晰农民的土地权利。由于土地承包经营以家庭为单位,限制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因此利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融资是必然选择。当前应尽快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立法工作,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大力发展产业和推进项目建设。加快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以农村产业群或者产业项目为支撑,激励金融机构进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振兴,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市场经济下机会与财富的公平分配。

  作者:厦门理工学院 陈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郭梦恬

  来源:《中国金融》2022年第17期

《中国集体经济》期刊 | 期刊简介 | 通知公告 | 联系方式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广告联系 | 理事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2021 中国集体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851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7

刷新 回顶部